京城是口语俗称,而这里的京城,其实叫做永安城!
城门上的牌匾,刻的也是“永安”两个大字。
城中建筑和他记忆中的没有差别,只是稍微翻修了一些。
马车辚辚,驶过玄武大街。
忽然,祝青臣看见前面的府邸外,围了一群年轻学生。
这群学生穿着粗布麻衣,挨挨挤挤的,手里拿着自己的文章,高高举起,期待得到夫子的指点。
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
只是当年,指点学生的夫子是祝青臣。
现在又是谁呢?
另一辆马车里,易夫人向林惊蛰介绍道:“京城里的裴夫子和柳夫子,每个月都会帮寒门学子看文章。当然了,你和子真不用跟他们一起挤,两位夫子在家里开了学塾,你要是愿意,可以和子真一起去上课。”
林惊蛰看着这样的场景,忽然有些激动。
另一边,祝青臣怔了一下,终于反应过来,连忙道:“停车!麻烦停一下车!”
车夫拽着缰绳,勒马停车。
“多谢。”祝青臣跳下马车,快步跑上前。
府邸门前,两位老夫子拄着拐杖,站在门里,看着学生们。
两三个书童,拿着竹篓,大声道:“请诸位把文章放到竹篓之中,两位夫子回去评点,三日后再还给诸位。”
人潮汹涌,犹如铜墙铁壁一般,祝青臣努力想挤进去,却始终在外边打转。
他踮起脚,原地蹦起来,想要看得更清楚一点。
可是这时,人太多了,两位老夫子拄着拐杖,转身要回去。
祝青臣有些急了,大声喊了一句:“裴宣!柳岸!我……我回来了!”
下一瞬,人群安静,都回头看向他。
这人竟敢直呼两位老夫子的名字?他疯了吗?
祝青臣不理会旁人不理解的目光,踮起脚、叉着腰、挺起胸膛。
我!是我!你们最敬爱的老师!
两个老夫子猛地回过头去,目光越过人群,落在年轻的夫子身上。
这一眼隔了百年。
第151章 真假少爷二选一(8)
8
近百年的时间。
足以让大觉寺翻修三遍。
足以让学宫进进出出、迎来送往千万个学生。
也足以让意气风发的状元郎和探花郎,变成垂垂老矣的老夫子。
两位老夫子听见记忆深处熟悉的呼唤声,不约而同地回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