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山下走一些,刚好经过正在修建的学院,学院依山傍水二建,已经初具雏形,远远望去宛如一处古香古色的宫殿,令路过的人都忍不住驻足多看几眼。
经过的村民看着建了一半的房子询问白苏:“
白苏,你们家这房子按照这个速度,六月底就能建好吧。”
“差不多吧。”白苏盘算着六月建好,便对外招学徒了。
“我听说你们要招学徒,我家孩子能行吗?”村民又询问。
“得看有没有学医的天赋,还要学十几年。”白苏顿了顿,“如果耐得住性子,回头可以来入学考试。”
“这么久?还要考试啊。”村民还以为就报个名就好了呢。
白苏笑了笑,没有再多解释什么,提着艾蒿快步和师兄往家里走去。
到了家时间尚早,阿姨取了艾蒿去取汁做面团,白苏则开始清点大家的药材,板着脸说道:“自己挖的自己报名字和药性,报错的扣一种。”
姜芝芝顿时如丧考妣,她是学得最晚的,记忆再好也不如人家背了几年的,“甘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止呕利尿,松针祛风明目、解毒止痒......”4
白苏听她一一对照药材念完,一共三十六种药材,记错了三种。
旁边程冬冬一共有五十种,包括蒲公英、知母、贝母等草药,何信一直跟着白苏爷爷采药,认野生草药也厉害的,直接挖了八十多种,如果时间允许,他还能采更多,其他几个学徒也不错,但不如何信。
何信听到最后是他挖的最多,有些不敢置信,“小师姐......”
“恭喜啊,采了最多品种的药。”白苏赞赏的看着他,之前五年认药、制药都没有白费,“正好你最近针灸练得不错,明天上午给大家试试。”
“诶。”何信高兴得合不拢嘴,终于可以对病人下手了。
“信儿......”程冬冬全都用羡慕的眼神望着何信,“怎么就让你抢先了呢?”
何信嘿嘿嘿地傻笑。
程冬冬哼哼两声,转头眼巴巴的望着白苏:“师父,我们也想帮病人针灸。”
“你们能认干草药,却认不出活草药,好意思给病人针灸吗?”白苏板起脸,摆出师父气势,“我们可以用的药材共有上万种,常用药近千种,我不要求你们全都会,但常用药野外形态必须认识,熟悉全部药性后才能自己琢磨新药方。”
程冬冬背了上千种的,但活药材还是见太少了,他也知道自己欠缺很多了:“师父,那我有时间多去山里转转。”
白苏颔首,没有阻拦,让几人将药材处理干净,她则溜达跑去厨房,洗了洗手和阿姨一起准备馅料。
将馅料炒一炒,然后用艾蒿汁揉的糯米粉团开始包青团,一个一个揉搓的圆滚滚的,然后用新鲜的芭蕉叶包着放进蒸笼里。
一共做了三种馅儿,分别各做了两笼,一起上锅大火蒸,半小时后便都熟了。
白苏掐着时间解开蒸笼,一股淡淡的艾蒿香扑面而来,她拿起一个绿油油的青团,皮薄柔软,轻轻吹了吹后尝了一口,入口绵糯细腻,馅儿香甜扎实,味道极好。
“真不错。”白苏每一种挑了几个送去给王婆婆,剩下的和晚
饭一起端上桌,她率先给檀越挑了红豆馅儿的青团。
檀越偏爱红豆馅儿的青团,夹起一个尝了一口,与记忆力白苏做的味道一模一样,绵糯细腻,香甜浓郁,“很好吃。”
白苏笑着嗯了声,“我做的。”
“知道。”檀越笑着也应了一句,“所以好吃。”
白苏勾起嘴角,笑得开怀,“那下次再给你做。”
檀越点点头,轻声应着好。
傍晚山风徐徐,树叶沙沙,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梨花随风飘落,落在树下的饭桌上,落在他们瘦削的肩膀上,宁静又安好。
隔天早上。
荣获采草药第一名的何信跟着白苏去帮一名鼻窦癌的病人针灸,她先和病人说了下今儿由何信针灸,针灸费用免半,病人家里本就不宽裕,一听减免立即答应了。
白苏指导何信行气针灸,何信只能感受到一点内力,气感不是很足,但位置、深度是找得极准的。
程冬冬他们就围在旁边观摩,大家心底各自琢磨着如果是自己针哪个穴位、下针多深。
白苏看着众人好学的模样,轻轻笑了笑,但没让他们上手针灸,毕竟这是奖励。
之后程冬冬他们一有时间就去河边、后山认草药,进步极为时速,不到一周时间,就从山里搬回近五百种草药。
看在他们认了许多草药和增加了医馆库存的份上,白苏也分别让他们帮病人针灸了,都行气针灸了一番,慢慢找到了一些窍门。
白苏因此将一些腿疼、手疼、肚子疼、发烧等小病针灸交给了程冬冬几人,他们简单针灸后效果也都不错。
他们能分担一些后,白苏就有更多时间看诊了,“叫病人进来吧。”
一个双腿臃肿的男人被人搀扶着走进诊室,坐下后就撩起双腿,双腿肿大,像是肥胖者脂肪堆积一般,但他胳膊、身体和脸又明显很瘦削。
“白医生,我前段时间去国外出差回来,发现阴囊、双腿都明显肿大,去医院检查是象皮病,说我是感染了血丝虫病。”男人主动提起自己的病情,“目前服用了半个多月沙杀虫杀菌药,有一些效果,但双腿还是没有消除肿胀,医生说还得一段时间,可现在已经严重我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男人特意跑来了白氏医馆,请她帮忙看看有没有办法,毕竟她可是能治癌症的牛人。
白苏同情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帮他摸了摸脉,脉滑数,舌红苔黄,外邪侵体、风火相搏,“你是去了环境很差的地方?”
“对,特别脏乱差的一个地方,我已经特别小心谨慎,一直注意别被蚊虫叮咬,结果还是倒霉遇上了。”男人也很懊悔,早知道就不去了,“白医生,我真的很怕一辈子治不好。”
“不会的,医院开抗生素杀虫药是对的,我再给你开点疏风降火、利水消肿、杀菌止痒的中药辅助就行。”白苏看男人呈现出来的脉象并不衰败,反而已经在缓慢恢复之中,“你吃了许多药,我再给你加一点护肝、养胃的草药,回去
后先喝中药再吃其他药,不容易伤身。”
男人松了口气,“多谢白医生,你一说我就不怕了。”
“没事的,别担心。”白苏觉得只要不是基因方面的问题,大部分病都有机会治愈的。
她暗戳戳的想完,后面就进来一个白化病的病人,是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被爸爸妈妈牵着进来的。
头发、眉毛、睫毛都是淡白色的,皮肤在光线下还隐隐透着粉红色,瞧着是个很特别的小精灵。
“白医生,我儿子患有白化病。”孩子妈妈说着将一打检查报告递给白苏,其中还有各种抽血化验、基因检查方面的相关报告,“基因检查显示我和他爸爸都带有白化病基因,运气不好同时将这个基因遗传给了孩子,一般来说白化病都是机体不能制造黑色素,.......”
白苏听着她专业的术语,有些诧异看她,“你是医生?”
孩子妈妈点点头,“我是儿科医生。”
“虽然知道基因病没法治疗,但总是不甘心。”她总会想,白苏连癌症都能治好,万一也能治这个病呢?
“先天、已经既成事实的病症我没办法的。”白苏伸手帮小男孩把脉,脉沉弱,舌苔薄白,畏寒怕冷,口淡不渴,有明显肾阳虚损的症状。
孩子妈妈忍不住又问:“我听其他医生说小孩肾主黑色,肾不好可能会影响黑色素的产生。”
白苏听她这话就知道她已经找过其他中医了,大概是没用才过来的,“肾的确主黑色,也影响着头发,但一般针对后天病症。”
“如果你想给你孩子试一试,也是可以的。”白苏看小孩确实肾亏严重,兴许多补一补会有效果。
孩子妈妈点了点头,“那也针灸试试。”
“好。”白苏帮小孩针灸时,孩子妈妈又在旁边设想各种情况,“白医生,小孩未出生前很多病都不好查,你有没有什么方式避免呢?”
程冬冬撇撇嘴,“这个还是得靠你们自己多孕检?”
“我知道。”孩子妈妈作为医生,自然是知道要体检的,但有些防不胜防,“白医生,如果孩子有问题,你们把脉可以摸出吗?”
白苏斟酌说道:“人讲究五行阴阳,胎儿也是如此,在怀孕期间可以根据母亲的情况辩证孩子的一些问题,一般母亲缺损肾阳,供给不足,小孩也很容易出现先天禀赋问题。”
孩子妈妈:“那早发现早调理就没事了?”
白苏颔首,“一般早期是有效的,若是临产前大概无用。”
孩子妈妈:“那基因病在怀孕期间可以调理吗?”
“......”白苏眯了眯眼,警惕地看向她,“你想做什么?”
“我就是在想,若是能调理回来,许多胎儿有问题的妈妈就不用痛苦打掉了。”孩子妈妈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方向,如果能实验一下就好了。
白苏觉得孩子妈妈的想法有点危险:“......很难的。”
小问题可以
,大问题还是不行的。
孩子妈妈轻轻叹了口气,到底是不甘心孩子一直这样啊。
“孩子很可爱,除了皮肤有点白,其他都健健康康的,别太有压力。”白苏安慰孩子妈妈几句,然后转身继续给其他病人看诊去了。
程冬冬屁颠屁颠的跟了过来,“师父,这些医生还挺喜欢搞研究啊。”
“喜欢科研是好事。”白苏觉得多一些像赵教授兼顾临床手术和科研的人,对老百姓也挺好。
白苏喝了一口水,正准备喊人进来,忽然听到外面有些吵闹,她疑惑的走到门口朝外看去,发现外面竟然有个满头金发的人,晃眼看着也像是白化病,但白苏多看几眼,就知道是外国人了。
程冬冬啧啧两声:“竟然有外国人来咱们医馆。”
“原来外国人长这个样子。”何信还是第一次在小镇里看见外国人,也是第一次近距离看见外国人,还有些好奇。
王婆婆他们这些本地人也都是第一次见,“好高啊,身上的汗毛好长啊。”
“人也好白,和电视里看着好像啊!”
“白医生,你这里竟然有外国病人了,看来你家医馆名头已经传到国外去了。”
“癌症去瘕丸的新闻出来后,消息也传到了国外。”陪同过来的人解释了一句:“白医生,我是麦克先生请的翻译,他是专门来这里找你治疗癌症的,费了好大功夫才挂上号。”
麦克是从朋友口中得知z国有一种癌症去瘕丸后就燃起了求生希望,他一直拜托朋友帮忙购买,但药太抢手了,一直没有买到,所以他只能拖着病体来一趟白氏医馆,好在运气不错,花了半个多月时间挂上了号。
“下一个是他?”白苏看了眼显示器上的名字,“进来吧。”
进入诊室后,白苏就伸手帮这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把了把脉,是肺癌中期,已经做过手术和化疗,但化疗几次后身体越来越差,恰好得知中药丸治癌的事情,顿时就心动了,不顾医生劝就想要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