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问傻眼了,这么多,中午前哪做得完啊。
白苏不管他,推着沉默的檀越快步走开,等走远了长舒一口气:“让他做,我们终于可以歇歇了。”
檀越听出一丝偏心,微抿的嘴角缓缓松开,“你好好休息下。”
“嗯。”白苏给檀越倒了一杯水,自己也喝了一口,喝完后就去库房房清点药材。
“我做什么?”檀越想跟进去,但库房这里有一道很高的门槛。
白苏也没什么要檀越帮忙的,但看他无聊,于是指了指院里的簸箕:“你帮我将簸箕里的药材翻一翻吧。”
檀越应好,将簸箕里的药材翻一翻,恍惚地好像曾经做过许多遍,但他明明没有接触过。
檀越很困惑,但又实在想不起来,揉了揉发胀的脑袋,怎么又疼了?
“又头疼了?”白苏注意到檀越的异样,出去帮他把了把脉,脉象有点乱,“是不是累着了?我给你针灸一下?”
檀越摇头,“不用了,晚上再针灸。”
白苏颔首:“那你先休息一下,实在不舒服就回家。”
檀越应好,帮着将剩余的草药翻完后才回家。
家里药材很多,白苏清点到下午四点才整理好,将数据递给陆问让他全部录入时,何信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小师姐?”
白苏听到何信的声音,转头朝外望,看到何信和程冬冬一起走了进来:“你们俩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提着大包小包的程冬冬说道:“我妈卤了许多卤味,催我早点带来给你尝尝。”
“今天刚好村里有人开小货车去县城,我就顺路搭车过来,还顺道将小师姐你们之前买的稻子都运过来了。”何信指着门口的方向,“我已经喊王婆婆她们去搬
了。”()
“”
→想看盼星星的《我靠开医馆闻名全世界》吗?请记住[]的域名[
几人搬了七八趟,终于将何信带来的东西全搬进院里了,一千斤稻子,十个大南瓜,一袋子菜,半袋子生姜,两袋核桃,另外还有从河里捞的二十几条鲫鱼和一篓子山沟里常见的小石蟹。
稻子是白苏之前预定的,她按市价算了算稻子的价格,最后给何信拿了二千块。
何信忙说道:“小师姐,钱多了。”
“不多,还有这么多菜你拿去卖还比我给的多,你拿着吧。”白苏知道何信家的情况,自然会想法子多补贴他。
“新鲜稻子是不是更好吃?信儿你家还有吗?要不也卖一点给我吧。”程冬冬看懂师父的意思,也跟着问道:“我爸妈老说买的大米不好吃,还是得自家种的才更香。”
何信点头,“还有的。”
程冬冬拿出手机和家里爸妈说了一下,“那回头我买三四百斤,应该够家里吃一年了。”
何信激动应下好:“好,我改天就让我家里人送来,到时候再给你们带家养的鸡。”
“不用不用,留着过年吧。”程冬冬已经收了何信送的核桃了,可不能再要其他东西。
陆问也附和了一声:“没错,过年我们家也要买鸡鸭过年,到时候找你家买。”
白苏说道:“他们家还养了几头猪,过年也可以找他家买。”
“几头?能留一只给我们家吗?”程冬冬记得爸妈最喜欢跑乡下买猪做腊肉了。
“四头。”何信点点头,“给你留着。”
“就这么说定了哈!”程冬冬忙将这消息告诉父母,陆问也问了问家里的奶奶,最后和白苏、王婆婆一起承包了何信家的一条猪。
何信也开心,父母本来还担心养太多不好卖,现在都不愁了,“谢谢你们帮我。”
“这有啥,谁让你是我小师叔呢。”程冬冬拍拍何信的肩膀,然后看向陆问:“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我上午就来帮师父做资料了。”陆问揉了揉看花的眼睛,然后指着电脑说道:“你们再检查一遍吧,我怕我看错了。”
程冬冬眼睛好使,于是就去复核数据去了,白苏则领着何信和陆问去做止疼贴,一次熬一大锅,一锅能有五百来份。
等准备工序就绪,第二天医馆就重新开始营业,门外还是聚集了几十个人,但整体看起来比之前少了许多,也没那么吵闹了。
现在分为上下两个批次,登记在上午买止疼贴的人赶在八点到八点半之间来就行,针灸的人也这个点进来。
白苏直接一次性给二三十号人针灸上,留针结束取针就行,如需拿药也一并开了,这样既节省白苏的时间,也节省病人时间。
等白苏一次性针灸完,就开始给其他看诊病人把脉,一切都井然有序,医馆里也不再闹腾腾的了。
“这样还挺好,比之前看病安静多了,也不用一大早就来守着排队。”带儿子
()过来复诊的李林觉得自在许多,不用担心来针灸、买膏药的人听到儿子的病情。
白苏也觉得稍微安静了一些,“你家小孩最近怎么样?”
说起孩子,李林语气就轻快不少,“白医生,我家孩子这两天喊他,他会转过头看我们了,虽然没有回应我们,但已经很好了。”
“转头看你也是在回应你,不是要说话才叫回应的。”白苏帮小孩把了把脉,心脾两虚、心火上扰的问题仍在,不过经脉里的浊痰好了不少。
李林抱住儿子,咧开嘴笑了起来:“您说的是,是在回应我们了。”
小孩被爸爸抱得很紧,有点点不舒服,但还是乖巧没乱动。
白苏按照小孩的脉象,然后拿笔开药方:“继续吃之前的药,今天还是要针灸吗?”
李林点头,“再针灸一次吧。”
“我没有挂那个针灸号,可以针灸吧?”
“可以,其他时间我只是想留给看诊的病人。”白苏看着乖乖巧巧的小孩子,“如果可以最好是每天都针灸,效果会更好。”
李林也想的,但他和妻子都有工作,实在是脱不开身,只能抽空请假过来:“我家孩子只黏我和他妈妈,不要公公婆婆照顾的,所以我得和孩子妈妈商量一下看谁请个长假过来照看才行。”
白苏点点头,“预备一个月时间吧。”
她帮小孩针灸上,又继续帮后面一人看诊,后面一位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他身边跟着一个女儿。
女儿说道:“白医生,我们是十号。”
“白医生,我表妹刘春之前来找你看过病,在你这里拿了治淋巴结节的药,她吃了药效还挺好的,我爸刚好有肺结节,不知道你这里有没有办法。”
“结节很小,暂时没有变化,医生让观察着,如果过段时间不好就建议切除,我们是想好好控制住,只要不恶化就行。”
“我先看看。”白苏帮男人把了把脉,痰浊瘀阻明显,“后背痛吗?咳嗽有痰吗?”
中年男人点点头。
“抽烟吗?”
“抽。”
“我爸一天一包烟,抽得厉害得很。”女儿江荷在旁边搭腔,“然后他是在工厂里上班的,灰尘特别大,去年身体检查都没有,今年就有了,我怀疑可能还是灰尘太多的缘故。”
白苏点点头,“应该有点关系。”
“他痰浊瘀阻明显,但整体来说还算好,从脉象来看并没有严重损伤气机。”如果已经损伤气机,说明就是癌症之类的了。
“吃一个月药散结的药吧。”白苏开了一方子,药方上只有金荞麦、蒲公英、浙贝母、枇杷叶、石韦、射干,金荞麦、蒲公英是肺痈要药,效果极好。1
江荷点点头,“你平时需要注意饮食吗?”
“少吸烟,多休息。”白苏顿了顿,“平时饮食正常就好。”
“对了,你们知道神仙豆腐根吗?”
江荷摇头,她还是第一次听说:“
什么是神仙豆腐根?”
白苏告诉她:“神仙豆腐根就是可以做绿豆腐那种,
可以用它的根茎炖小公鸡,
也可以打磨成粉平时吃,对肺结节、尘肺病、肺结核都有效果。”
江荷还是不知道。
白苏看两人都不知道,只能说道:“想给你们省钱的,但既然不认识就算了,你从我们医馆买吧。”
她给两人开了半斤的用量,让何信打磨成粉给江荷。
“师父,这个神仙豆腐根真的可以做豆腐?”程冬冬翻着手机,药材宝典上介绍神仙豆腐根学名是二翅六道木,“好吃吗?”
白苏在药王谷吃过:“好吃。”
陆问也看了看科普,“这东西还能抗衰老、抗炎、抗肿瘤?真的假的?”
“这得看怎么用。”白苏刚说完就听到外面传来争吵声,她偏头朝外看去,看到一个挎着包的大码女人推开一个年轻女孩,一脸不爽地吼着:“你干嘛插队啊?”
“我没有插队啊,上面排着号的,还有五个人就轮到我了。”年轻女孩指了指门口挂着的显示屏,“我只是去买点吃的,不是没有排队。”
大码女人:“胡说八道你,大家都排着队的,你插进来就是插队。”
“不是,现在是按挂号来的。”其他人也耐心和女人解释规则变了,“你看墙上贴着通知的,你自己扫码挂号吧。”
“还要排号?”女人刚才看到只要二十来个人,还觉得自己捡到大便宜了,竟然还要排号?她扫码看了看,发现今天以及后面几天都没有号,立即不满的嚷嚷起来:“之前可没说要挂号,害得我们白跑一趟。”
“我都不知道这个规矩,现在都来了总不能回去吧,你得重新给我加个号。”女人走到门口,颐指气使地安排白苏。
其他几个不知道预约白来一趟的人也凑过来询问:“我们从外地大老远过来,没办法耽搁太久,能让我们一下看吧?”
“后面还有很多人,我不确定给你们加了后面的人又要等多久,你们挂号再来。”白苏不愿意才刚开始实施就打破规则。
“那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你改变规则了又不通知到位,害得我们大老远跑来,结果看不到就喊我们离开,这怎么能行?”大码女人拍了拍自己几万块钱的背包,直接站到刚才排着的队伍里,“反正我今天必须看病,不能白跑一趟!”
“这人有毛病吧?好好说我们还说不定让她看,这样谁乐意啊?”陆问撸起袖子朝外面大喊:“只按挂号看病,没有挂号排着也不看。”
“你们让开,我们是挂了号的。”小姑娘等人不满地看着这几个不挂号还插队的女人,“快点走吧,你们别闹事。”
大码女人看白苏真的不让她们看,气得拿出手机一顿小作文,“大家快来看看啊,白氏医馆态度恶劣,大老远来看病却不给看,歧视我们这些外地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