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等着的病人见送药材的出来了,焦急询问白苏:“小白医生,什么时候开始看病?”
“马上。”白苏打开大门,让大家依次进来看诊。
最先进来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妈妈,带着女儿进来看病,女儿大概七八岁左右,身材有些胖。
白苏打量着白白胖胖的小姑娘,觉得她像个软乎乎的白面馒头,很可爱,但瞧着却不正常。
年轻妈妈叫崔琳,看了眼后面排队的
()人,
坐了两米远的样子,
她还是不放心的压低了声音说道:“我女儿今年才七岁,已经快九十斤了,而且好像开始来月经了。”
“......”白苏问女人,“应该去医院检查过?”
崔琳点点头,“前些天发现时就赶紧去医院检查了,没有发现下丘脑错构瘤这种原因,医生说是单纯的性早熟。”
“医院有开药,但我网上查说是激素药,我就不敢一直给她吃,刚好我朋友带孩子来找你看过病,所以让我也来找你看看。”
“我看看脉象。”白苏帮小女孩把了把脉,脉象沉细,舌苔白腻,肾阴虚明显。
她又看了看小姑娘的脸,脸色潮红,瞧着虚阳上浮,“我不太懂西医层面的性早熟,但从中医角度讲我认为是肾阴虚、虚阳上浮导致的。”
崔琳听不太懂,“什么意思啊?”
“一般来说小孩是纯阳之体,五脏六腑阴阳平衡,但你的女儿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肾的阴阳不平衡了,同时还伴有火旺等病症,所以提前出现了天癸早至。”白苏换成通俗易懂的话告诉崔琳。
崔琳想了想,“我之前看的医生说是可能吃的某些食物有激素,你说的某些原因也是这些吧?”
白苏颔首:“我看她平时应该很爱吃零食这些。”
崔琳点点头,“特别爱吃,还有炸鸡腿,还有牛奶这些,她奶奶还买各种补品炖着吃,她胃口好,每次都要吃不少。”
白苏问:“什么补品啊?”
崔琳回想了一下,“人参汤啊、各种补钙的、维生素啊,还有蜂王浆啊什么的。”
白苏听得直皱眉:“......小孩不能太补。”
“我现在也后悔啊。”崔琳后悔极了,早知道就该拦着一点,“她小时候就有点胖,后来越来越胖,我就以为是天生胖,哪知道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
程冬冬也听得直皱眉:“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很多,有些鸡鸭一两个月就出栏了,真的不能乱吃。”
崔琳点头:“对啊,我现在坚决不给她吃了,只让她正常吃饭,平时喝一点牛奶吃一点水果就够了。”
白苏说道:“水果少吃,牛奶其实也要少喝。”
崔琳一怔:“应季水果也不行?”
白苏吃了两秒:“少吃打药的吧。”
程冬冬小声嘟囔:“只是按照这个标准去买,市面上估计找不到太多合格的瓜果蔬菜。”
崔琳一时间沉默了,心底忽然觉得悲凉,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其实还是有的,小镇里卖的菜基本上都是村里种的。”何信安慰了一句,“就是虫眼儿比较多,如果害怕可能吃不下去。”
崔琳叹气:“白医生,那我女儿怎么治?”
“饮食控制好,尽量只吃米饭和蔬菜。”白苏顿了顿,“除了注意饮食,补肾固精、引火归原也很重要,我开一个方子,稍稍封住精元,尽量拖延到十岁以后再来月经。”
“麻烦白医生了。”
崔琳也知道已发生的没办法在改变,只能心底骂不良奸商,“以后买东西时一定要好好看看配料表。”
“配料表也不安全,很多都是卡在规定线上,并不是完全无危害,有些东西根本没办法避免,但尽量买农家自己种植的,能稍微好一些。”
程冬冬经常看到相食品安全的相关报道,现在很多都是利益至上,表面看着没问题,但长期吃下去真的伤身。
崔琳点头答应,“好。”
“我回家把院子里的花花草草都拔掉,全部改成种菜,再去村子里租几块地,自己种菜和粮食吃。”
“.....”白苏觉得环境是一个整体,有害物质会流入水中,水浇地种菜,菜再吃进肚子里,照样有问题,但看崔琳这么说也不好打击她,只是提醒她尽量租偏远一点山林地方,离工厂之类的远一点。
崔琳点头应下,然后拿了药方去抓药。
白苏继续给人看病,看了一会儿就轮到老黎说的那几个病人,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瞧着身体还算硬朗。
几人进来后打量了下医馆,有些小,也没有单独的诊室,没什么隐私,但民间小医馆都这样,不指望有多好的条件了。
白苏看着一起进来的三人:“你们一起看?”
三人点点头,一起坐到桌前的长凳上,“我们是一起的。”
白苏询问:“看哪方面?”
一个戴眼镜的老头说道:“我是膝关节风湿疼痛,是听一个姓古的朋友推荐来的。”
白苏轻声询问:“古老爷子?”
老林点点头,“是他。”
白苏了然的点点头,帮他仔细把脉,“早些时候是不是掉冰水里了?应该不超过十年?”
老林很诧异,“你这都摸出来了?”
白苏笑了笑,“你体内湿寒挺严重的,但淤堵湿寒却不如古老爷子,所以我推测时间比较近。”
老林点点头,八、九年前他还没退休,冬天发生地震,他前去现场工作,路上遇到山石滚落,车不小心栽进河里了。
当时还好河不深,还好石头砸偏了,不然车上的人都回不来,老林拍拍膝盖,觉得只是冻到生一场病、患上风湿病算是划算的。
白苏继续摸脉,“应该不止膝关节疼吧,手、后背这些也疼,只是没有下半身疼,对吧?”
“对。”老林听到这,不由对白苏刮目相看,“你说得都对。”
“难怪他们一直夸你医术好,孙家也一直夸赞你的医术。”
“只是恰好对症了罢了。”白苏谦虚说了一句,直接帮老林开了针灸、膏药和内调的药方,“想早些止疼最好天天来针灸。”
“好。”老林找老古借了他租的院子里,打算接下来就常住小镇。
白苏又帮另一人把脉,他是心脏病,气喘不匀,针灸过后就恢复了不少。
第三人的情况有些区别,白苏摸着脉象,脉象细数,尺脉虚弱,明显是肾不好。
是肾虚,但又不是
阳气亏损造成的肾虚,而是因为外在一些因素,于是白苏又问了问这位姓名金的老者:“平时肾功能检查怎么样?”
老金:“两个月前检查了一次,倒还好,就是骨质疏松,让我多吃钙片和维生素,补充一下身体缺少的元素。”
白苏叹了口气,又是吃出来的问题:“你的意思是连续吃了两个月吗?”
老金点头,“这些相当于保健品吧,每天吃一片,无功无过的。”
“在我看来,过大于功,你吃太多各种合成药剂,反倒是给肠胃、肾功能增加负担。”白苏顿了顿,“你最近胃不太舒服,腰膝酸软的情况也更明显了。”
老金点点头,是这样的:“但医生说我们这种年纪大的人,可以多吃一些。”
白苏蹙眉:“病从口入,不止是瓜果蔬菜,其他药品也是。”
“所以我不建议你继续吃下去,现在好好调理一下还能恢复正常,若是一直吃下去对肾肯定不好的,至于生什么病就不知道了。”
老金笑笑:“你们中西医医生说的都不太一样,他们就说吃了对身体好。”
何信小声嘀咕:“好多坏东西都是他们造出来的,肯定哄着你说好咯。”
本来是担心白苏看错了的老金听到这话怔了下,他忽然想起频繁爆雷的一些案子,再联系上何信的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白医生,那该怎么治?”
看老金神色变了下,白苏心底好笑,何信受爷爷影响比较大,觉得某些药厂一边造这种药,一边造各种后遗症药,心思坏得很。
白苏觉得有利也有弊吧,反正是能不吃药就尽量不吃,她朝老金看去,“我们是习惯从根源上治病,你现在肾虚亏损,自然要补补肾了。”
“不够我建议你停了各种保健品一段时间再把脉看看,情况可能会好一些。”
老金担心拖久了变成像孙老一样的肾衰竭,所以还是让白苏先帮自己温补调理一下。
白苏点点头,单独开了肾气汤,但用量不重,温和补给,“吃两副停一周再来找我。”
“好。”老金拿了药方离开,第一天早上他去了小镇医院查肾功能,有几个指标显示异常。
看到结果后,老金十分后怕,还好过来把脉看诊了,若等到几个月后做体检才发现,就真的来不及了。
他将检查结果告诉了还在观望的朋友,朋友们收到消息立即安排过来看诊。
春和堂这边。
坐诊大夫:“之前约的几位领导怎么都临时取消了?是去隔壁杏林堂了吗?”
接待人员:“没有。”
杏林堂这边也有相同的对话,“真是奇怪,没去春和堂难道去百草堂了?”
接待人员:“好像是去某个小镇了,听说那边有个医馆做的止疼贴效果比咱们医馆治腿疼的传承方还厉害。”
“咱们医馆的传承方可是沈老的独家秘方,效果极佳,怎么可能被一个小地方的狗皮膏药比过去?”坐诊老大夫虽觉得不可能,但还是将这事告知了沈陵泉,“少爷,咱们医馆的固定病人这两天都去其他地方了,你看看该这么办?”
早就知晓此事的沈陵泉询问了手下的人,“辨出有什么药了吗?”
手下的人摇头:“全都磨细了,又被黄酒、油脂包裹完全串了味儿,光靠闻和眼睛完全分别不出来。”
沈陵泉皱起眉:“你们觉得和咱们家的药方相似吗?”
手下的人:“都是治各处关节疼痛的,估摸着药方都有些相似之处。”
沈陵泉脸色阴沉,他们家医馆以专治腿疼的秘药出名,这小小医馆哪来这种药方,莫不是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