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的人纷纷上前,可惜前面已经围满了人,挤都挤不进去。
“关公公,给我留一个名额,刑部左侍郎陶明。”
“陶大人,可是我先来的,您要排也是在我后面。”
“你们别挤,都别挤,我先来的,关公公快给我记上,这是我的一百两银子。”
后面的人还没挤进去,就听关胜说道:“不好意思了诸位大人,预定名额已满,想要的只能等下一期了。”
“名额满了?”
买到的志得意满,没买到的垂头丧气,直懊悔方才动作慢了。
徐臻走到甄礼面前,笑着问道:“光义可曾预定?”
甄礼捋了捋胡子,道:“这种好东西自然要入手,子华可曾预定?”
徐臻点点头,道:“自然,只是不知东西何时能到手,我还真有些迫不及待。”
看着窗前好奇的人群,甄礼长长地叹了口气,道:“这小小的玻璃可是要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波。”
徐臻一怔,好奇地问道:“光义这是何意?”
“这玻璃可是极为实用之物,而且是太子独创,只有太子有制作方法,其中价值不可估量。若销往他国……”
甄礼没有继续说,徐臻却已经听明白,不禁感叹道:“太子天纵奇才,真乃林国百姓之福!”
甄礼叹了口气,道:“想当初皇上坚持要立他为太子,我们还曾极力反对,如今想想还真是有眼无珠啊。”
“只能说皇上慧眼识珠,我等万不能及。只是太子这身体……”
甄礼明白徐臻的担忧,四下瞧了瞧,低声说道:“子华不觉得近一年的光景,太子的身子好了许多么?”
徐臻想了想,随即点点头,道:“太子的气色确实好了许多。”
“最近太子时常出宫,皇上并未阻拦,可见太子的身子在日渐恢复,这才是咱们林国之福。”甄礼忍不住喟叹一声。
“确是如此。太子这几次出宫,可是办了不少事,在民间的声望极盛,尤其那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时常在百姓口中听到。”
“太子聪慧,且心存仁善,将来定是明君。咱们作为臣子,定要尽心辅佐,才不愧这顶乌纱,这身官服。”
“光义所言极是。只可惜简之……”
甄礼脸色一变,四下瞧了瞧,见无人留意这边,小声说道:“简之能平安回乡,可是多亏了太子殿下求情,若非如此,不说孙家,便是这京都也不得安宁,法场上又要血流成河。”
“是啊,太子仁善。光义以为前些日子太子遭遇刺杀,这幕后黑手是谁?”徐臻也跟着压低了声音。
“想杀太子的,无非是为了那个位置,幕后黑手具体是谁,我无法断定,但总归是那几个人。”
徐臻眉头皱紧,道:“事到如今,他们竟还不死心。”
甄礼冷哼一声,道:“人心不足蛇吞象。”
东宫春和殿,林西正在梳洗换衣服,春财突然来禀告,道:“主子,焦都督在外求见。”
林西一怔,随即问道:“你说谁?”
“回主子,是中军都督府焦战焦都督求见。”
林西皱紧眉头,道:“他不在国公府养伤,怎么跑东宫来了?”
“这个奴才不知,主子可要见他?”
林西犹豫了一瞬,道:“请焦都督到正厅等候。”
人家刚救了他的命,若拒之门外,实在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