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之后,萧婷玉就经常让自己的贴身丫鬟变卖自己的珠宝首饰,换成银钱,然后在每个月月初见面的时候,拿给年轻书生,接济对方读书。

一开始,年轻书生还不肯收萧婷玉的银钱,觉得有辱斯文。

但是萧婷玉告诉年轻书生,只要他能高中状元,出人头地,然后来安远侯府提亲,风风光光地将她娶进门,她的付出和坚守就是值得的。

年轻书生感动不已,当即对天发誓,一定不会辜负萧婷玉。

萧婷玉做梦都在想着,有朝一日,自己的情郎高中状元,风风光光地将她娶进门。

谁知道,萧锦荣竟然抓到了她和外男私会的把柄。

萧婷玉一通哭求,希望萧锦荣替她保守秘密,不要揭发他们。

虽然大晏朝对女子的管束并不严苛,但是未出嫁的千金小姐,最基本的男女大防,还是得遵守的。

对一个家世不俗的千金小姐来说,私通外男,传出去,名声可不好听,说不定为了遮丑,安远侯府就急急忙忙地把她给嫁出去,她这辈子就再也不可能和情郎长相厮守了。

更有甚者,安远侯很有可能会迁怒这个勾引了自己女儿的年轻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势,阻拦年轻书生科举。

萧婷玉小的时候,就曾经听老夫人说过一个千金小姐和年轻书生的故事,那个千金小姐的父亲,为了惩罚勾引了他女儿的年轻书生,派家丁扮成了劫匪,抢劫了年轻书生,还故意毁了年轻书生的容,彻底断绝了年轻书生的科举之路。

那个年轻书生寒窗苦读二十多年,一朝全部成空,接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没多久就投河自尽了。

千金小姐虽然听从父母的安排,嫁给了门当户对的王孙公子,但是她一直过得不开心,没几年,也郁郁而终了。

萧婷玉可不希望自己和自己的情郎落到这步田地。

第109章 架空古代(09、10)

萧婷玉苦苦哀求,就差跪下来求萧锦荣了。

萧锦荣嘴上答应得好好的,一定会帮萧婷玉隐瞒这件事,哄得萧婷玉对他感激不尽。

结果转过头,萧锦荣就把萧婷玉给卖了,偷偷跑到安远侯那里高密,说了萧婷玉少女怀春,趁着每个月月初替老夫人去山里进香的机会,结束了一个家境贫寒的年轻书生,还芳心暗许,偷偷变卖首饰,资助对方读书科举的事。

安远侯闻言大惊,偷偷拍心腹去查探,得知这事果然属实,就犯了难。

萧婷玉这么做,明显出格了,要是传出去,丢的就是整个安远侯府的脸,安远侯虽是一个粗人,但也不想被那些文官们指着鼻子阴阳怪气,说他教女无方。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事情闹大之前,将女儿下嫁给这个年轻书生,既成全了萧婷玉,又保全了整个安远侯府的名声。

但是安远侯越想越觉得憋屈,都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自己锦衣玉食养大的侯府小姐,凭什么就白白便宜了这个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年轻书生?

若真是醉心读书,立意科举的书生,不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应该也没什么时间和精力去勾搭富贵人家的千金大小姐。

这个勾搭了萧婷玉的年轻书生,谁知道到底存了什么心思?

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安远侯可不放心。

倒不仅仅是担心女儿嫁过去后会受委屈,男方的家世明显不如女方,只要安远侯的爵位还能继续传下去,有娘家撑腰,年轻书生就绝对不敢苛待萧婷玉。

安远侯担心的,是年轻书生心术不正,若真有机会入朝为官,会闯下大祸,到时候,不仅嫁出去的女儿受连累,整个安远侯都跑不掉。

就比如说犯了重罪,被判“夷三族”,三族就是指“父族、母族和妻族”,真正的一人犯罪,全族连坐。

看出了安远侯的为难,萧锦荣趁机进言,说事已至此,再苦恼也没有意义,还不如赶紧给萧婷玉安排婚事,将人早早地嫁出去。

嫁给谁,萧锦荣没有明说,但他的意思,明显是不赞同萧婷玉下嫁给那个家境贫寒的年轻书生。

安远侯犹豫片刻,还是打算让萧锦荣去把年轻书生请来,亲自见上一面,再做定夺。

如果年轻书生真的不错,萧婷玉想嫁就嫁吧,但前提是不能危害到整个安远侯府。

萧锦荣有别的打算,想把萧婷玉送到四皇子府做侍妾,好让自己能和四皇子搭上线。去请年轻书生的时候,态度倨傲,行为粗暴,说是“请”,但和“挟持”也没什么两样,根本就没有把年轻书生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