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永宁帝还不愿意相信,但是萧锦荣伪造的证据太真实了,再加上各方势力的暗中角力,安远侯被捕,押入刑部候审。
安远侯自然是大喊冤枉,吵着要见永宁帝。
诸位皇子为了争夺安远侯手上掌握的禁卫军军权,也暗中落井下石。
特别是最近势头最旺的三皇子和七皇子,此时,都顾不上身陷牢狱之中的四皇子了,一致调转枪头,陷害和污蔑安远侯。
最后,安远侯被判处斩,同时夷灭三族。
安远侯死后,萧锦荣才利用四皇子暗中留下来的侍卫,买通了看守,李代桃僵,而自己则金蝉脱壳,逃出生天。
接下来,就是清算三皇子和七皇子。
因为诬陷安远侯通敌卖国的证据都是萧锦荣亲手伪造的,除了萧锦荣之外,没有人知道这些证据的破绽在哪里。
萧锦荣“暗中搜集好了证据”,打着给安远侯平反的旗号,敲响了登闻鼓,说是要给枉死的安远侯和安远侯府上下百余口人讨回公道。
永宁帝大惊,不仅接见了萧锦荣,还亲自审案。
看完了萧锦荣上呈的证据,永宁帝不禁想起了对自己忠心不二的安远侯,心痛不已。
安远侯被判处斩之后没多久,永宁帝就后悔了,怀疑安远侯谋反一事另有隐情,或者是被人陷害。
现在终于有了证据,能证明安远侯确实冤枉,但是,人死不能复生,永宁帝只能将萧锦荣指认的三皇子和七皇子定为污蔑安远侯谋反的罪魁祸首,将他们清楚封号,终身圈禁。
同时,永宁帝还重重封赏萧锦荣这个“孝子”,说他且仁且孝,有勇有谋,颇似其父。
因为当初枉杀安远侯,永宁帝心里又后悔,又充满了愧疚。
现在,除了萧锦荣一人,安远侯全族上下百余口,全都没了。
哪怕萧锦荣只是一个庶子,也是安远侯留在这个世上唯一的血脉。
永宁帝不知道是出于愧疚,还是补偿心理,直接把本该对安远侯全族的补偿全都给了萧锦荣一人,并且对萧锦荣大加封赏。
萧锦荣这个庶子,甚至还继承了安远侯的爵位。
除掉三皇子和七皇子后,四皇子的处境就安全了。
在萧锦荣的苦心筹谋之下,四皇子终于免除了牢狱之灾,开始重获自由。
不得不说,萧锦荣这一招祸水东引,完成的是真漂亮。
一来,既帮身陷牢狱之中的四皇子转移了永宁帝的注意力,让四皇子不再有性命之忧。
再者,又借着给安远侯平反一事,把三皇子和七皇子给拉下了马,自己博了一个“孝子”和“且仁且孝,有勇有谋”的美名。
同时,还利用了永宁帝对安远侯的愧疚,继承了安远侯的爵位。
一举三得。
四皇子重获自由后,在萧锦荣的建议下,没有急着加入诸位皇子的争储之中,而是收敛起全身的锋芒和棱角,蛰伏起来,伺机而动。
这是很有效的策略,既能坐山观虎斗,又能打消永宁帝对自己的怀疑和防备。
其他的皇子只能看到永宁帝一天比一天老了,幻想着自己斗赢了太子和其他兄弟,就能成为储君。
只有萧锦荣知道,排除一切意外,永宁帝还有十几二十年可以活。
别看那些皇子们现在跳得欢,还真不一定能笑到最后。
说不好听一点,储君之位,全靠永宁帝圣心独断,一个人定夺。
他老人家想让哪个皇子当储君,哪个皇子就是太子,同理,哪天他老人家一个不高兴,就能剥夺了太子的储君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