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老师不以为然:“农业要顺从天,转不利为有利,尊重自然才能改造自然!”
在大学里,思想经常是冲撞的。
他们疯狂地汲取知识,胡平安刚来的时候眉宇间还带着几分重压导致的阴郁,而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没有了,他变得非常开朗,同时也更加坚定。
老师们性格各不同,有的可能是只是滥竽充数的关系户,但对胡平安们没有影响,他们早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做好事情,达成自己的目标,就要跟同一志向的人合作。胡平安们很聪明,为首的胡平安非常清醒。
然而大学之中有些人觉得他们是在浪费时间。
有次他们起了冲突。
对方嘲讽:隔壁区的农科水平比他们强多了,化肥、种子都是世界一流的水平,我们无中生有研究技术,撞破脑袋都追不上人家,有科研的钱还不如拿去搞外交求技术买化肥,这才是最快提高我区农业产量的最好办法!
胡平安们恼了,就跟那些人辩论起来。
“来农业大学你不搞科研是来干什么的啊?”
那些人冷笑。因为在私下没有别人,他们直说,你们努力是你们的自由。大学毕业有的是工作可以选,谁要跟你们一样到处跑,也不看看成天像只猴子一样,所以才说农村来的人无知愚昧,读再多书脑子都是塞的。
青年人到底太冲动,胡平安的宿友有个忍不住冲上去开打。
矛盾爆发,结果他们是被惩处的一方。
有些人怒了,我们说的哪里不对?那一拳是他们该打!
胡平安比较冷静,摇了摇头说:“我们还是不要得罪他们了,他们应该有人认识学校的高层的,搞不好我们都没办法顺利毕业。”
“啊?他们难道能只手遮天吗?”
“不知道,但我们还是小心一点吧。”
“小心?明明不是我们的错。”
“这也是……人□□故吧。”
胡平安说到这里,目光颤了颤。
无奈,他们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而胡平安在图书馆的时间越久了,他发现本区语言的书知识不够多,甚至有翻译错误,就去学了他区语言。那些人的话其实不是没有道理。
他区的技术发展快速,农业水平日新月异,而他们起步晚,学科基础弱,如何追得上他们?
“不要忘记了我们的目的。”
外号瘦子的同学道:“我们是为了发展农业,为了让更多不饿肚子才研究技术,可是如果技术早就研究好了,放在那里,为什么我们不去争取呢?”
青年们心里产生了迷茫。
他们于是想请教老师。
而刚好丰子行教授回校了。
胡平安听闻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冲去找丰子行。
丰子行居然还记得他。
这么多年过去,丰子行衰老了很多,几乎骨瘦如柴,脸上全是褶子,人如枯树,唯独一双眼睛越老越亮。
他问胡平安们:“你们觉得他们说的对吗。”
他们有人冲动地否定:“怎么能尽靠外来技术,我们要自己发展!”
丰子行反问:“如果我们的人民快饿死了,别人有技术可以让人民吃上饭,你仍要拒绝外来技术吗,你承担得起这份罪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