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我一直感觉身边有人在帮我。”

“她很冒失,经常搞坏事情,像捣乱的小精灵,但我知道,她一定是想帮我。”

“我想了很久她是谁。”

“最近我发现……”

说着,他转头看向女儿,眼神盛着温情。

《小小人奇遇记》以小见大,以小女孩的视角观察着成人世界,是世界观的碰撞,也投射出了现代社会人类关系的疏离。

故事结构完整,人物形象鲜活,无愧她的大导身份,几个月时间能给到这个程度的作业说明了她的实力相当扎实。

但是私货也未免有点明显。

因为开局辞退爸爸的公司,只要是了解一下的人就知道,内涵的就是赫尔格。

之后爸爸去了几个公司面试,又分别内涵了海森堡、极光、常青藤,最终是在尼伯格找到的工作,这个故事背景的设计未免太……令人不适了。

真的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的拉踩,只有路人能毫无芥蒂地看下去,被里面的情节感动得泪目。

有观众出来,真是忍不住说:“要素也不用这么多吧?朱莉导演难道对财团有什么大意见吗?不加点私货就拍不了电影吗?最后还抬了一手尼伯格,难道尼伯格是朱莉导演的赞助商?”

感觉还行的观众说:“不至于阴谋论吧,也许只是因为那时候财团战争的新闻太流行,编剧受了影响,所以加了上去做背景,不代表朱莉导演本人是这种想法吧?再说故事可以啊,我挺喜欢这类温馨故事的。”

“我不行,故事再好我也不喜欢这样。”

电影难免出现了争议,但争议只在比较小的圈子里面发生。

大多数的路人观众其实并不关注这些。

看电影就是看人物故事,关心背景板做什么?他们看完就算了,但是隐隐对辞退爸爸的公司有点不满。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朴道基的电影《喜剧》上面。

朴道基抽到的题材是喜剧,而他的切入点也是一个职工。

主角职工成天活在老板的阴影下,但始终保持着笑脸,他仿佛根本意识不到那些非难,快快乐乐地过着职场日子,同时分分秒闹出笑料,让荧幕前的观众嘲笑不断。

《喜剧》整体是个荒诞剧,主角活得像个傻子,并不觉得周围的环境哪里有问题,每天拼命的工作,也没有升职的想法,说他浑噩吧,他也怪积极,整个人就很怪。

这种主角的设计要的就是脱离现实,高度戏剧化,然后大家就放松了,知道这不是现实而是故事。

在此达成除魅,然后人们就可以开怀大笑了。

故事情节比较多,前期有点不大流贯,像是一堆段子的糅合,没有什么进展,但只要博得大众笑,可不就是成功了吗。

总的来说,《喜剧》的整体是包装成喜剧的悲剧,写法相当老道,看得出来编剧的功底,而主演也韩旭仁也确实给力,给整部电影增彩了不少。

但是它跟《小小人奇遇记》一样,也是明显内涵了除尼伯格外的五大财团,赫尔格被黑成普遍加班的血汗工厂,海森堡被黑成收购狂魔,极光被黑成一群没有同理心的银行家联盟,甚至连常青藤也能黑成内部压抑等级森严。

乐子人看肯定是没有什么,但是正常人看真的会谢。

“我知道你的笑料不错,很有想象力,是精心设计的,但也没必要这么尬黑吧。”

当然了,肯定要有孝子跳出来说,这不是尬黑,而是大胆批击五大财阀。

现在谁也不敢说赫尔格坏话,可是朱莉、朴道基导演他们敢,这才是真的大胆啊。

其他人一脸无语,什么胡说八道。

对面狡辩:“这不是尬黑而是事实,摆出现实难道不行吗?”

别人也不是傻子,直说:“事实个屁,说事实就拿出证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