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来没见过这么拥挤的巴士的人,这种场景是陌生的,易引起排斥的。
这便是几分钟展现出来的开头。
支教之前,李兰上了三天的支教培训课程。但她意识浑噩,上得很不专心,漏了很多东西。
现在临阵磨枪,她也只是看了看网上的说法。其中阅读量最高的好像是一篇“支教老师的逃亡”。
这个标题会不会有点唬人了。
“再怎么也不至于到这个程度吧。”
李兰毫无根据地凭着想象否定。之后几个镜头的切换展现了她住进简陋宿舍的无所适从、面见乡村领导的困顿等等,她的惊愕中伴着一种天然的喜感。
分明没有刻意去设计喜剧桥段,但却相当引人发笑。
因为生活本来就有大多笑料吧。
接着,前一任支教老师交代她如何教学,应该怎么对待学生。
对方交代的敷衍,她学的也敷衍。
她抬头看他,他沉默,两人对视了几秒。
在他的眼里,她仿佛看见了良善消失殆尽的不耐。
也是这一刻,才刚刚来,她就有了快点完事跑路的想法。
“只是三个月而已,眨眨眼就过去了。”
黄昏的时间,她坐在宿舍门口发呆。
山野的美丽景象覆盖放映室,摄影师宗秋好似发挥了老本行,带来了一片鲜活得惊人的山野风貌。
观众都给震撼了。
然而李兰却浑然不见,盲了一样望着不知处。
她还不到麻木,最后还是抛开了逃跑的念头,眼睛逐渐有神。
“不能继续这样了,我都快大学毕业了,实习没有实习过,现在教师也不好考,再不想上进,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不管怎么样,我既然来了,能教好我一定得教好。好歹不能敷衍啊。”
李兰还是有责任心的。
这份责任心或许来自于她的妈妈。因为她正是她的妈妈独自拉扯大的,妈妈总是跟她说,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责任心。
——“要做个善人,即使没有好报。”
而且,她也想证明自己。
“我不想平庸。”
她想着大城市中的光鲜亮丽,又复读了一句:“我不想平庸……”
学校还有10位老师,她不是唯一一个,总能有办法。
第二天她开始上课。
一个班二十几个学生,年龄在10岁-15岁上下,六年级,将要升初中了。
教室内大大小小的眼睛望着她,异常的安静,仿佛都期待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