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不必多言,杨念感激陛下的赏识信重,更感恩陛下赐娶妻令助末将得偿所愿。”她看向缀在天边的太阳,眼睛微眯:“等末将风头过去,再回京都。”
“风头过去?”
御花园,盛帝兴致上来欣赏园中雪景:“这个杨念呐,顾虑颇多!朕赐她打龙鞭,还不够放心她?”
功高盖主,遇上心眼小不能容人的皇帝,做臣子的确实很为难。史书上早有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1”
说她顾虑太多,其实顾虑的也并非没道理。
杨念的军功太大了。
盛帝爱才心切,丹书铁券、打龙鞭,恨不能所有宝贝的东西都赏下来。
御前总管道:“大将军明事理,这是想和陛下一辈子君臣相得。”
不得不说,杨念的这番顾虑,盛帝很受用。
赤北十二城收回,足够他在史册上得一个“明君”的称赞。若能用好他的大将军,再为大盛朝培养出一干良将,可保下一代盛世安然。
“大将军还说……”
“说什么?”
“说边关苦旅,一呆十几年,好不容易娶妻,想多在温柔乡里泡一泡。她谢过陛下维护女社的情,替她的夫人感激陛下的英明。”
“她嘴倒是甜!”
“可不是?很少有武将如大将军一般通透了。”
杨念虽为武将,却深谙人心。
打服北绒,北绒向大盛俯首称臣,每年缴纳的岁贡到了一个惊人的数目。京都传扬她美名、威名的甚多,更有文人墨客为她歌功颂德。
大将军身在长乐村,眼睛却是看向天下,看向皇城。好似也看见了当权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