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其实只是一些目录和摘要。《坤舆格致》其实是汤若望在十几年前所做的。是翻译的他自己本国的某位矿冶学家的矿冶全书,定名为坤舆格致。

汤若望为崇祯皇帝所做的火攻挈要一书,在大清这里是派上了大用处的。只是这坤舆格致在翻译完成十二卷后,就在战火中不知所踪了。

福临亲政后听说了此事,派人四处寻找,一直都没有结果。

汤若望自己也在找,但都没有找到。

汤若望如今年纪大了,是不可能再去重新翻译一遍的,若是能够将这失落的十二卷都寻回来,那大清的矿业与冶金,将会有巨大的进步。

至少可以和那些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一致。这对于还处在战火尚未统一的大清来说,太重要了。

含璋说:“孔格格临行前给我的。”

“她与我说,是机缘巧合下,叫她在逃命的时候得到了其中的六卷,剩下的六卷也有了些眉目。只是带着灵柩与弟弟不好去寻。此次回广西,她会将剩下的六卷找回来的。”

福临翻开看了看,与汤若望曾经提及的那些是一致的,这是手抄的目录与摘要,是真的。

福临望着含璋笑:“朕就离开那么一两个时辰,朕的含含,就收服孔家格格了?”

福临的目光蕴含着赞叹和喜爱,甚至还带着满满的骄傲。看看,他的含含就是这么的好,这么的和善,怎么会有人不喜欢他的含含呢?

含璋摸了摸福临的手:“孔格格是怕一去不回。没有结果。”

“孔格格把这个给我,是想请我,也是托付我,用这个找皇上要一个前程。也是我自个儿,我想帮帮她。”

含璋回想起那个如松竹般清润却满身伤痕的女子,“她不输于男子的。太后既肯让她去收拢定南王旧部。便是肯定她的能力。她虽是女子,却也有一颗战场杀伐为父昭雪的心。我想让她完成她的理想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