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岚骂了一顿,自然要画个大饼,不然后面真的会影响拍摄工作。
“我们共事了一年,相互都认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肯定会给认识的人,剧情杀青之前,我会建一个群让大家都加进来,等我的电影筹备的时候,会把相关的工作要求发到群里面,有意向的人联系相关负责人参加面试,合适就留下,不合适也没有办法,现在你们该做的,就是好好把手上的工作做好,这是你们的履历。”
这时候还没有微信,但□□已经上市了,到时候建个大群,把剧组里的人都加到群里面,也不止赵岚会在群里面找专业性的工作人员或者是演员,别的人也可以相互介绍工作。
大家听到赵岚要建这种群,不禁都喜上眉梢。
肯定不止赵岚的剧组会在群里面发布招聘信息,连韩鑫和玉晨投资的作品,应该也会在群里面找人,甚至是莫文需要用专门人才也会发布招聘信息,可以说是赵岚现在的关系链实在是太多了。
这个会议结束之后,剧组的气氛又回归到了赵岚请假之前,而韩鑫也要暂时回海市准备大四的考试和毕业论文。
离别的晚上,赵岚感慨地对韩鑫说道:“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你就要大学毕业了。”
韩鑫笑了一下,说道:“只是大学毕业而已,明年还是得继续上学的。”
教育局那边还是为韩鑫准备了首都电影学院的研究生名额,韩鑫本来是想推迟一年和赵岚一起读研,可后来想了想,赵岚读研可能和读大学一样都不会待在学校里,好像同一年上学和现在也没什么区别。
韩鑫有自知之明,他本来就不是学习的料,放养一年的话,学习状态可能就再也回不去了,为免自己研究生延毕,他还是决定明年读研,跟大学一样,比赵岚提前一年毕业。
既然要继续读书,肯定就不能挂职了,韩鑫接下来只需要安心应付考试和毕业论文,他的情况很特殊,海市师专应该不会对他很严格,赵岚倒是不担心他会延毕。
韩鑫是不用操心了,可赵岚两个读大专的兄弟还没安排好,而且她也没时间,只能托付给韩鑫了。
赵岚对韩鑫说道:“那次刘明杰就说要来海市玩,因为我们都不在,他就没有来,现在毕业了,是不得不来了,前几天给我打电话,支支吾吾的,肯定是有什么不好说的情况,我不能回去,有什么事的话,你帮忙处理一下。”
刘明杰不是那么不爽快的人,这么不好说出口,赵岚觉得肯定是麻烦事,所以把麻烦丢给韩鑫很是不好意思。
韩鑫却很高兴,上辈子几乎都是赵岚让她的两个兄弟帮着处理琐碎的事情,这辈子赵岚却把她的兄弟托付给了自己,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在赵岚心目中的位置已经超过了刘明杰和李旗然。
心情愉悦之下,韩鑫就大包大揽地拍着胸膛,对赵岚承诺道:“刘明杰要进培训机构,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还是让他去给宫儒老师当助手吧,他本来就是师范专业的,教书育人肯定没有问题,让他学点管理,以后就算不能接宫儒老师的工作,也可以分派到分机构去做负责人。”
分机构负责人不仅工资很高,还有该机构的利润分成,收入非常可观,刘明杰干个几年,完全可以付个房子首付,定居海市。
刘明杰心思很活络,韩鑫觉得他确实挺适合管理这一行的,至于赵岚说他的麻烦事,韩鑫不觉得是什么大问题,毕竟以他和赵岚现在的能力来说,应该没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说完刘明杰,接下来就轮到了李旗然。
赵岚语气急转之下,没好气地吐槽道:“李旗然让我现在就给他开修理厂,也不想想他没半点经验,在海市也没有什么人脉关系,现在就开,还不如让我把钱扔到河里呢。”
赵岚和韩鑫虽然嘴上说没有钱,但开一个修理厂的钱,还是可以凑出来的,特别是韩鑫,每个月都有20多万的稿费收入。
当初赵岚为了安抚李旗然,承诺要开个修理厂给他管理,现在人家要求兑现承诺,赵岚也不是想要反悔,可不能盲目开一个厂吧,至少要能让这个厂能运营维持下去才行。
所以李旗然提了这个要求之后就被赵岚大骂了一顿,质问他,在海市开这个厂选址在哪里?要怎么找有熟悉的上下游关系的人,怎么建立上下游的供应链?
李旗然在学校里学修车,接触的人不是老师就是学生,最后一年虽然被学校安排到大厂里区做免费的学徒,可那些大厂基本上都不让他们这些学徒做主要的修理工作,大多只能打下手。
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经营得好一家修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