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这辈子的机遇,所以她是一步一脚印才爬上总导演的位置, 没有师傅,自然也不属于哪个派系。

这辈子因缘际会进了莫文的剧组, 拜了师直接入了行, 起点虽然很高,可却被打上了莫文背后电影厂的标签, 别说是莫文了,只怕电影厂也把她当作囊中之物。

等赵岚公布去央视入职,只怕是要震惊大片人了,少不了也让很多人反对, 其中就包括莫文和电影厂。

在赵岚看来莫文是老古董, 思想太保守, 她的思维又太跳跃, 做什么事只要达到目的, 完全可以忽略规则, 现在社会环境已经做到海纳百川, 她这样的行事准则,也不是不行。

但外人看来, 莫文并不是老古董,别的不说, 至少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

从60、70年代走过来的人,比他迂腐的人多了,即使是韩鑫这样重生的人,都不觉得莫文作为师傅,多管管赵岚有什么不对。

不过要是选择立场的话,他还是会站在赵岚一边,谁让他深陷其中了呢。

赵岚一开始就和韩鑫说过,她和莫文迟早有翻脸的一天,她是徒弟,莫文是师傅,届时外人一定会指责她,所以保险起见,渐渐利益分开,才不至于落到秦风那等下场。

秦风和莫文分道扬镳之所以闹得那么难堪,说白了不过是绑定得太深,而邵副台长没多费唇舌,赵岚就委婉地答应了,除了垂涎人家的资源,更多得是想和莫文划分利益。

听了韩鑫的问题,赵岚叹了口气说道:“生气是肯定的,可他不可能一直生气,就比如我和程静要兼顾两个项目的决定,一开始他多生气啊,可这也没气多久啊。”

韩鑫立刻就明白赵岚是打算温水煮青蛙,随即好笑道:“你真是疯狂地试探莫导的底线。”

赵岚无所谓地说道:“我走到今天这一步,师傅对我的帮助确实非常大,但我们闹翻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我敢想敢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如果为了照顾他的心情而压抑自己的性格,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嘛,而且慢慢利益分开,让他有个缓冲期也好,以后我们争锋相对,他就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韩鑫记得上辈子赵岚和莫文会有那么大的冲突,就是因为央视春晚总导演位置的争夺,这辈子两人成了师徒,却还是要分道扬镳,甚至要翻脸,不禁有些唏嘘。

央视邀请她去春晚导演组实习,完全是把总导演的台阶放到了她的脚下,而她没半分犹豫就踏上去了,野心昭然若揭。

“你要竞争明年的春晚总导演位置?”

赵岚承认道:“既然公开竞争,我凭什么不能争,师傅不是央视的编制,可获胜的次数却是最多的,所以他是所有人的头号竞争对手,如果有了经验,我可是有自信获胜的,我们师徒就必定面临对决,到时候各大报纸只怕会说得很难听,我是无所谓,可他这种老古董,又那么爱惜名声,一定会很愤怒。”

与其如此,还不如一开始就愤怒,到时候情绪就没那么大了。

韩鑫觉得不太妥当,赵岚作为徒弟,如果他们师徒争锋相对,肯定是赵岚更吃亏,他也没有劝,因为他没有赵岚聪明,有些时候看事情并没有赵岚那么全面。

“你会开心吗?”

赵岚闻言一愣,随即就明白韩鑫的担忧,她笑着说道:“会,大多数人觉得符合社会规则,不受人非议,就习惯妥协,这样前进的阻力就不会太大。

可能是我的思维和别人不一样吧,我这种人,放在电影里,可当不了正派,开不开心的,先达到自己的目标再说,至于在途中需要付出的代价,那也是应该的。”

韩鑫也笑了,“只要你开心就好。”

赵岚都回海市了,韩鑫也想尽快回家,可他的新书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写,《华夏文摘》就劝他多做点宣传,因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收入只有卖书的分成。

赵岚还是没说自己的电影投资够了,为了媳妇不为钱发愁,韩鑫还是忍下心中的思念,继续留在港市做宣传。

回到海市,赵岚并不局限在办公室监督剧本的创作,不时地还要去看电影的筹备情况,裴胜打电话告诉她,武术组筹备得差不多了,让她过去看看,顺便安排任务。

好不容易招人的门槛降低,裴胜联系了以前的同事,让他们帮忙介绍人。

公安的信息网很广,这还不到一月,人数就招募到位了,一共16个人,其中还有一个女的,全是三四十来岁的退役军人。

赵岚看着裴胜递过来的人员资料,疑惑地问道:“女兵不是很吃香吗,分配的工作也大多是文职,不会待着难受吧?”

裴胜就知道赵岚一上来就会注意到唯一的那个女兵,他叹了口气,说道:“她伤了一只眼睛,分配到原籍的财政局上班,本来组织上是一片好意,毕竟不管是哪个地方的财政局,福利待遇肯定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