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继承人》里的片酬是400万,请问你这个项目的总投资额是多少,竟然才分我10的利润分成,是不是太过分了?”

赵岚立刻嘲讽地看着玉城,反问道:“港市也不是没有演员有利润分成的,你听说谁能拿到10的,而且用投资额来算利润分成,你觉得我是傻瓜吗?”

玉城无言以对,可对10的分成实在不满,可无论他说什么理由,赵岚都能给他一一驳回,最后玉城不仅没有半分片酬不说,还要给赵岚投资200万,他投资总额算下来是六百万,赵岚也只给了20的利润分成。

韩鑫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他辛辛苦苦攒了一年多的钱,到现在才二十多万,其中还有赵岚的工资和办公室的项目提成,现在还不到两千年,二十万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天文数字,可对赵岚这个级别的人来说,好像二十块钱一样。

和玉城分开回家的路上,韩鑫心有余悸地看着赵岚说道:“我以为你做出再惊天动地的事,我可能都不会感到震惊,可我还是低估了你的能力,玉城拿出六百万,你竟然只给他20的利润分成。”

赵岚闻言笑了,“你这还是惠安的穷人思想,玉城可是在资本圈里摸爬打滚过的人,他之所以会同意,你还真以为他是贪图电影的利润啊?”

韩鑫又惊讶地看向赵岚,问道:“你们刚才在烧烤摊上争了那么久,不是为了利润分成啊?”

赵岚又笑了,“当然是为了利润分成,但不是主要的原因,他是稀罕我拉他上资本这个台阶,演员是挺光鲜亮丽的,在普通人眼里也确实高高在上。

可对上层精英来看,他们的地位却不高,玉城被人像丧家犬一样从港市赶出来,心里肯定憋着一股气,没办法也就算了,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就算我让他再出两百万,他也会同意的。”

赵岚之所以没有那么得寸进尺,主要是大家以后还要长期合作,把人压榨太狠也不好。

韩鑫又不知道第几次无言以对了。

赵岚看着韩鑫怔怔反应不过来的样子,牵着他的手,提醒道:“所以我才说让你把稿费单独拿出来去买房,之前我不是分析过了嘛,现在纸币贬值太严重。

钱留这只会越来越少,别的投资你不擅长也不喜欢,我看你对房子挺执着的。”

再次确认赵岚不会用到家里的钱拍电影,韩鑫后知后觉地急切道:“明天我就去凌桥花园看看,最好能在裴胜哥家那栋下定。”

买房投资没那么复杂,韩鑫也不是第一次买了,赵岚不管他,只是提醒道:“明天晚上要请维修室和维修社团吃饭,你得和我一起去,甘月月说好多人想见你。”

即使被人围住很多次,韩鑫还是不太适应。

见韩鑫面露难色,赵岚安慰他道:“维修室和维修社团的人都不愁就业,大家都是你的书迷,想见见你而已,可能会让你签名,你就当提前适应宣传的氛围。”

韩鑫虽然把所有的小说存稿都发给了《华夏文摘》,可那边却拖着隔日更新,虽然搞得怨声载道,可报纸的销量却再次提升,好处是报社的,可这却导致韩鑫的名声有点不好。

韩鑫提出意见,可申啄说这是正常的宣传策略。

小说的宣传方向,韩鑫并没有决定权,建议了报社不采纳,他也没办法。

听到赵岚让他提前适应宣传氛围,不禁叹了口气,“我觉得《华夏文摘》这样很不好,作为一家小说报社,应该是读者至上,他们却为了销量这样吊着人家。”

上辈子韩鑫没听说过这个报纸,要么就没发展出首都,要么就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特别是没多久就开始流行网上连载。

想到这些,韩鑫又叹了口气,又说道:“我觉得电脑的普及肯定越来越快,以后少不了电子文档会替代纸质资料,跟正在开拍的《电脑文员》一样,所以我建议华夏文摘试着开发小说网站,可他们好像不是很上心。”

赵岚既然能想出《电脑文员》这种题材的电视剧,当然是看好电脑的发展,听了韩鑫的烦恼,想了想,她建议道:“上次聚餐的时候我不是说了。

与时俱进的任务大多是落在我们这些进步青年的身上,华夏文摘到底有官方的背景,就算看好电脑的发展,一时半会也做不了决定,既然你看好小说网站,不如自己试试?”

韩鑫惊呼道:“我开个网站啊?可我不会编程。”

赵岚倒是会编程,可她没时间,而且她也不是这个意思,于是甩着韩鑫的手,像小学生牵手放学回家一样,一荡一荡的。

“你在《华夏文摘》连载小说,签的是单本,又不是长期的合作,自己创作一个网站,在上面连载,以后就没人分你的稿费了,还能利用自己的名气给小说网站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