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毁道路重建、河堤缺口修补、受灾百姓安置都是不小的问题。
灾民安置一事与时昭的职务完全不相关,轮不到时昭置喙。但道路和合体问题地方工事忙不过来,青州知府会同各衙署主要官员探讨灾情问题, 要大家鼎力协助,共渡难关。作为木匠出身, 懂水利工事之事的时昭自是被给予厚望。
一两日内,州府衙门拿出了大家意见汇总的方案, 轰轰烈烈的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就开始了。时昭少不得担起大任。
当然, 时昭如此积极, 他要做的自然远不只是把道路水利修复原样。
他身负皇命,深知大月对鲜、狄两国早晚终有一场巨大的战事。青州府地处边境前沿,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和工事,都必须为今后的战争服务。
原本他还想着等器械局的武器制造上路了,寻个机会整顿青州府的路况工事的,没想到这个夏天一场雨到让他能提前进行这项任务,还能不为人所知,瞒过夷人在大月的细作。
所以,时昭在州府的议会上提了自己不少的意见,要求改进或者加强工事的强度。
李炜既知他是皇帝派来的人,总有些普通地方官员没有的底气,其意见在实施起来虽然难度加大了不少,但也挑不出什么原则问题,州府也有这个财力支撑,便一一同意照办。
在工地上,时昭看到身为文书的姐夫柯沐也到了工事一线,便知这场灾情有多严峻。
他感觉肩头的责任又重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