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页

在过去的那段时间,时家雇人收茧、缫丝,织出了水城第一批上市场的云锦。云升飛在这期间又来过时家一次,看到织出来的云锦赞不绝口。回头又给了时家一些便利,让时昭来年大力发展桑蚕养殖。

佃户周大叔的儿子因为生病错过了时家前两次桑树种植和碾谷场招工,时昭记着周家从自家回来,到现在再度发达始终行事如一的为人品行,这次周家儿子病愈,他首先招了周家儿子来自家桑地干活。

佃户周家感激不已。

家业扩展,时昭越发觉得家里有忙不完的活。他早就觉得该雇个管家了,但是管家不比别的雇工,那不只是一个干活的位置,更是一个管人干活的位置。

这样的人需得品行过硬,还得要有总理全局的能力。识文断字那只是最基本的事了。

但荷塘村这里,招个识字的人都不容易,何况是管家那样的人才了。家里现成的人,陆宝根忠心有余,可惜大字识不得几个,也没什么见识;兰雨父子倒是识字,时昭也从不觉得双儿就不能干男儿的事,但兰雨性格懦弱,管不了人,做个账房到还行;小荷性格到时泼辣大胆,但年纪也还太小,担不起事。

时昭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人,只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扛起来。好在兰雨父子识字,把账房的活给他分担了一些,让他能喘口气。

寻个管家的事迫在眉睫,但偏偏这样得人可遇不可求。时昭叹了口气,正准备对在往马车上搬樟木箱的陆宝根交代两句,陆宝根先开了口:“东家,这箱子怎么今儿就要搬到马车上?是陈少爷婚期到了吗?”

时昭给陈茂和杨正备的贺礼是两口樟木箱,做工的时候陆宝根就问过,这箱子是谁定的货,怎么没有收货的主顾名字。时昭那会就告诉陆宝根,这是他给陈茂和杨正准备的贺礼。

“对,明日就是他们的婚期,我要上县城吃喜酒。明儿早上你来家里把剩下这点活儿善善后,完事就早点回家。空闲的时间算放假。”时昭交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