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男人看起来四十出头的年纪, 模样比较儒雅,看着倒不像是个找事的。

时昭上前两步,对那人拱手道:“不知这位先生逗留这脱谷场大半日, 可是有事?”

那中年男子闻言一愣,抬头看见时昭, 见他气质穿着与周围的雇工和前来脱谷的村民格格不入,抱拳道:“您是这里的东家?”

语气也恭敬了许多。

时昭答道:“不才正是。”

“敢问东家, 不知这谷场马拉石磙脱谷的法子和设计制造都是哪些匠人制作的?”那男人又问。

虽然对这人好奇脱谷场的设计制造有些不解, 但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时昭答道:“都是不才所为,先生有何见教?”

“啊!不知东家如何称呼?”那人惊讶之后抱拳道,“在下姓房,很是钦佩东家的手艺。”

“承蒙看中,不才姓时。”时昭道,“房先生在这谷场呆了一天,是对这马拉滚感兴趣?”

“你有如此想法,又有如此手艺,我们也算是同道中人。时公子唤我房大哥便好,先生什么的太见外了。”那中年男子语气颇为热情,“我的确对这马拉滚感兴趣,只是有的地方想不通其中原理。故而在这谷场待着久了点。不知时贤弟是否能为在下解解惑?”

父亲要是活着,跟这人年纪相差不多。没想到这人想与自己拉近关系,却要让自己唤他大哥,平白给自己升了一辈。

不过他们萍水相逢,倒也不必拘泥这些年龄之差。时昭从善如流:“房兄请问,小弟知无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