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两人又在兰雨家玩了一会,时昭过来喊他们去陆宝根家吃饭。

农村吃饭,辈分高的男性长辈一桌,年轻汉子们一桌;然后女子、双儿和小孩按人数平均分坐,就不管辈分了。

不过一般也是年长的一桌,年轻的一桌。五六岁以下的小孩子大多跟着自家娘或者娘父坐,如果人多的话,就再添一桌。

陆宝根家叔伯多,堂兄弟姐妹也多,还有一些邻近的邻居也来。所以他家杀年猪,要是按人数坐,能坐五六桌人。

不过不是摆酒席,杀年猪的时候天气寒冷,水城这边农村都是在火炉子上吃饭,只有汉子们才坐桌子。

所以陆宝根家这天吃饭的时候也只摆两张桌子。男性长辈一桌,年轻汉子一桌。汉子坐的桌子上摆了小炉子煮火锅,周围是盘碟装着的炒菜。要是炒菜吃凉了,就倒进小火锅煮一煮。

时昭虽然年轻,但他是陆宝根的东家,陆家和陆家湾的村民现在都看重他。不但请他去长辈那一桌坐,还让他跟陆家辈分最大的爷爷同坐上位。

时昭推却了许久,没推掉,也就坐下了。

而双儿女眷和双儿吃菜是没有桌子的,是另外起了两个大炉子。一个是前几天时昭送给陆宝根的,另外一个是从别人家借来的。

吃菜都是从炉子上的大锅里夹,底菜大多都放在了大铁锅里,剩下的一些也就放在一旁的板凳上。吃完了再倒进去。

所有的女眷和双儿都是围着那两个炉子吃菜。没有桌子,也没有足够的凳子。大多只能端着碗站着或者蹲着吃。

两个炉子也不分人,所有的婶婶、叔娘、小媳妇、大姑娘、双儿、小孩,还有汉子那边不够位置的半大小汉子混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