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在大门内的假山旁一直看着, 直到儿子去背起背篓要去柴房才走开。原本画花样的心思也没有了,坐在桌前发呆。没过多久, 就听到艾叶嘻嘻哈哈的笑声, 看到两人打打闹闹地搬桌椅的场景。
时母回过神来, 想起前几日看到的艾叶的卖身契,心理想法更多了,但一时又拿不定主意。心里思量颇久,脸上神色几变,最后,她决定今晚找儿子好好聊聊。
时母这段时间的内心历程,时昭和艾叶自然不知。他们把院门外的桌椅搬回了屋中原来的位置,就各自忙了去。也没人留意到坐在桌前若有所思的时母。
这会已经快到中午了,一般都不会再有人外出赶集,门前的村道上走着的大多是赶集回来的人。山民在山里住得远,赶集都要赶早,出去得太晚,加上赶集的时间,天黑就走不回来了。
时昭回来有段时间了,也知道其中的道理,见东西搬完,确定没有东一遗落在外,就关了门,落了栓。
艾叶搬了桌椅,屁颠屁颠的回房,去找自己不穿的干净衣服,一一叠好,再拿个布袋装好。
理好衣物,他又想起前几日上县城,少爷给自己买的蜜饯和糖果还剩下一些,他均了个糖纸包每样包了一点,和装衣服的布包一起,放进小荷家的背篓里。
小荷的娘父说不能要别人的钱,他分点糖果给小荷,应该可以吧。
申时末,小荷和他娘父回来了。他们来还时家竹篮,拿自己的背篓。是小荷娘父敲门,是艾叶开的门。
“你们回来啦。”艾叶听到敲门声很开心地去开门,打开大门,果然是小荷和他娘父。
小荷娘父将竹篮还给艾叶:“小兄弟,谢谢。这是你家竹篮。”
艾叶此前征求过自家少爷的意见,正准备邀请小荷父子进屋来坐坐,就听小荷娘父局促不安地问:“小兄弟,能否借用一下你家的茅厕啊?小荷今天在镇上吃了点东西,回来的路上有点闹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