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夫长望了一下时昭身后的人群道:“你们稍后,往这边移一下,不要挡后面人的路。其他人,那边排队。”
一旁的百姓不知其然,颇为疑惑的看着时昭他们。有的还窃窃私语:“是不是跟告示上的贼人相关呢?”
那百夫长耳朵好,听到议论喝道:“没有的事。验自己的文书通关即可,官府办事,不要瞎议论。”
听到百夫长的呵斥,排队的百姓也不敢再妄加议论,但也不乏依然有人朝时昭他们的马车张望。
百夫长朝时昭的车走来:“这是要去哪里?捕房应该有说,你们暂时不得离开水城。”
走过来后,百夫长还掀了一下时家的马车帘子。
看到时母和艾叶也在,顿时拧起了眉头。
时昭回道:“去城北的天和观请道长前往家中除祟。母亲识路,家中小仆一人在家不放心。官爷可见,车中并无任何行李。”
百夫长想想的确没在车厢里看到任何行李,除了一个装东西的竹篮。遂理解地点点头:“发生了这样的事,是当除祟。”
说着叫人取了一个两半并在一起的牌子过来,签上时间,将牌子一分为二,给了时昭一半:“你出北门的时候,把这牌子拿给守城的士兵看,签上时间。回来的时候再把牌子交给我们,领一份今日进出城门登记的文书。最晚今晚关城门的时候,我们会核查发出去的牌子,如果牌子没收回来,是要上缉捕通告的。明白吗?”
想不到水城这地方官府愿意管的时候,还能管得这么严格。想来此前不管,里面定有隐情,时昭又确定了一点。
对于官府的严格管理,时昭求之不得。他接过牌子进退有节地:“谢谢官爷,我们去去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