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叹气道:“你不懂。他们这样一争,我找谁也不是。”
当年的小小时昭疑惑道:“爹爹如此为难, 那宅子空着, 不找人看就是了呗。宅子就在那里, 还能自己长腿跑了不成。”
父亲苦笑道:“如是不找人看着,等以后致仕回乡,你会发现除了那块地和房架子,别的都叫人给你拿光了。院子里还会有人去放牛放羊什么的。”
“咱们常年不在家,别人就吃定你了,拿了、毁了,你也不知道。知道了也不可能因为那么点东西千里迢迢的赶回去找人。还不如花点银子让人给看着划算。”
小小年纪的时昭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争执不下,后来还是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了谁看护宅子;谁负责放租田地;谁负责看管山林。
当年他们抢着做的事,如今竟然说是自己父亲求着他们给看的,还是看在本家侄儿份上才给看的。
时昭气得无语,但想着这些乡野之人,他们就是这样的思维。斗大字识不得一箩筐,觉得别人的东西他们看着两天,就成了自家的,跟他们讲道理也白搭。而且他们也没打算讲过道理,只想占到便宜罢了。
时昭干脆道:“堂叔公,您给我家看了这些年的宅子,我也很感激,但我的父亲每年也都是给了银子做报酬的,您也不是白给我看着。咱们这事钱货两清,算不得谁欠谁的。”
“现在我回来了,这宅子我要收回来自家住,所以,这些东西还是得麻烦你跟堂伯、堂叔、堂哥他们说说,搬回去的好。过时不拿走,到时我就自行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