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两位秦王政都短命,一个继位活了三天,一个继位后活了三年。

谢天谢地,秦蛮终于换了小孩做大王,更妙的是年幼的秦王政大权旁落。

可惜有个权相在,秦蛮看着不安分,韩处于四战之地,本身狭长,有个当时天下咽喉之地的函谷关,这里也是中原攻秦的必经之地,也就是说秦拿下韩就能守着嘉峪关依靠背后粮仓攻入中原。

战国七雄,秦只盯着韩国打也是这原因。

韩国自己也知道,这些年也被秦打怕了,真是花式吊打,土地也是被肆意割据。

好不容易换了个年幼的秦王政,韩国立刻为秦国准备的疲秦大计,果然安稳了几年。

本来以为这个政策会将秦国拖垮,如今光幕一出,大家都知道谁都没有逃过虎狼之国秦国的暴捶。

灭国了很难过,可知道秦没多久也会陪他们一起没了,那可就成了一件令人开怀的事了!

哈哈哈,以前总是有人骂自己败家子,现在总算是体会到骂别人家败家子的快乐了!!

第三十四章

【这里清溪跟大家闲聊几句,关于秦二世胡亥上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史记》记载的矫诏篡位一说,还有一个说法胡亥是始皇帝亲口定下的帝国继承人拥有合法继位。】

秦王政命医官和守卫士兵退下,只留李斯和王翦在殿内。

他眼睛紧盯着光幕,怒火中烧的同时心里冒出疑问,秦二世不是长子扶苏?这胡亥又是谁?

眼下年轻的秦王孩子中并没有叫胡亥的公子。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写《史记》参考了大量资料,不过秦朝很多史料书籍都被项羽一把大火烧了,司马迁也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在司马迁所在年代离秦并不是很远,有些人就是从秦末走过来的,就比如董仲舒。司马迁的《史记》资料来源就有很多是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当事人或后人口中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