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把少年放出来,把他扶持到皇帝的位置。”
“等等……这后头的故事怎么回事?那皇后这么大能耐?还是没人争这个皇位,不然怎么会这么顺风顺水,这皇帝说当就当啊?”
“其实这还要归功于那少年的一位护卫。外人只知道那位护卫十分护主,殊不知这护主的程度,是能为主子干任何事。比如,为了主子能出来,他杀了其他皇子,再协助皇后杀了皇帝……”
“这个事怎么越来越乱了?还忽然跑出个护卫……而且皇子死了就没人调查出来是谁干的?那护卫一点事也没有?”
“虽然扯远了,但我还是补一句,皇后,不,应该说是太后,在此之后把那位护卫调去军队,上战场打仗了。”
此话一出,台下又起热议。但因为太想知道后来如何,听众们适时的停了声。
“少年成为皇帝的第四十四天,敌国打进京都。百姓逃窜,宫里的宫女太监在逃窜,但就是逃不出去……”
“……怎么突然就打仗了?”
“太后和皇帝也没能逃出去。”
“敌军来了,在城里的都死了?然后故事就没了?”有人已经抑制不住了,只觉这个故事越来越可笑。
老先生收了折扇,没有说下去。
“真是可悲可叹……”狄天泽觉得说书先生可以穿越到现代当某些剧的编剧,再或者专门坐在小公园里给师奶们讲,以前照顾他的管家婆婆倒是独爱这种故事。
“京都唯一可以逃离的西城门,让太后下令施法给封锁了。原因是皇帝不肯走,她便拿其他人为其陪葬。”
这一席话,是孙琅秋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