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真心来做义工的志愿者和秦越这种趁着周末“回家”的孤儿。
秦越在这里住到18岁离开,距今已经有7年了。
这7年,她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回来看看,还用自己不太宽裕的手头资助着两个孩子——一个是6岁的范佳月,低视,智力低下,出生不久被父母遗弃;一个是8岁的齐旸,自闭症,母亲不详,父亲在监狱服刑。
对这两个孩子,尽管院里已经安排了积极的救治,她们也在逐渐康复,但就像这里大都数的残疾孩子一样,她们这一生可能都离不开特教,走不出福利院。
到了年纪,她们会从儿童福利院转到社会福利院,在能力范围内接受一些工作机会,过完自己平凡又坎坷的一生。
和她们比起来,秦越幸运很多,她智力正常,心理健康,已经靠着自己融入了外面快节奏的社会,现在有精力回过头来帮一帮她们。
秦越拎着零食一出现,开学升高三的独臂女孩儿馨馨就兴奋地朝着她大喊,“阿越姐姐!”
馨馨一喊,附近的孩子纷纷跑过来围住秦越,一声叠着一声地叫她“阿越姐姐”,真挚、热烈,富有活力。
秦越抿了一路的嘴角被这些叫声牵动,笑着摸一摸他们的头,耐心回应。
热闹过后,秦越和往常一样去了院长办公室,跟她说一说生活,说一说工作,再听一听她饱含关心的唠叨。
后来院长忙起来,秦越就一个人坐在窗边,把摊在桌上的手机点亮又熄灭,反反复复,直到手机受不了搅扰,匆匆提示低电,她才终于肯解锁屏幕,点进微信给沈见清发了两条信息。
【沈老师,我在认真地】
【面壁思过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