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娘子在一旁说着好话,“她怀着孩子,肚子里的这个说起来也算是咱们国公府里最小的孩子了,就由着她去吧,见一见府里的人也是好的。”

沈相宜见状有些无言以对,她这个傻母亲,到底知不知道春归心里头玩的是什么把戏?她就敢将人往家宴上领!到时候那大伯母又该笑话她了。

春归喜不自胜,跟在沈二爷的身旁,倒也规矩,出了院子,她们就与沈璋汇合了,沈相宜四处看了看,狐疑道:“怎么不见曹家公子。”

沈璋理了理衣袍,腿上疼的知觉伴随着旁的痛感愈发的明显,“曹家贵妃召见,进宫去了,走吧。”

沈二爷附和道:“曹家这个向来不爱念书,没影响到你吧?若有影响,你只管与为父说,为父去回了曹家。”他家这个宝贝儿子,沈二爷是极看重的,幼时沈璋才刚出生呢,沈二爷就抱着他在念三字经了,所以孩子三岁的时候已经熟读唐诗三百首,经史子集也不在话下。

沈璋的才情与沈二爷的教导是脱不开干系的。

“倒也不必,纪兄如今念书的劲大得很,好些策论都已经背下来了,今日粗浅的写了一篇,儿子略瞧了瞧,文笔工整,只是辞藻华丽了些,不曾见过民生疾苦。”沈璋提起曹纪家的时候,眼里带着笑。

沈相宜在一旁看得傻了眼,什么时候这两人的关系就这么好了,先前可不是这样子的!

“没见过民生疾苦不妨事,如今雪大,好些地方的路都不通,届时为父将他带去见一见就成了……”沈二爷与儿子边走边说,沈璋如今整个人容光焕发,神采奕奕的。

春归在一旁附和道:“二爷的文才是最好的,有二爷的教导,想来大公子与曹家公子定都能中榜!”

沈璋目光幽幽的看了她一眼,视线落在她的肚子上,抿了抿唇,最终什么也没说,但那想刀一个人的眼神,却是藏不住的!春归揪着帕子,不安的往后退了两步。

沈相宜见她母亲还在笑呢,不由将人扯了扯,小声道:“一会儿去了宴上,你离春归远一些,不管怎么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别到时候再出事。”

第127章 家宴生变

秦大娘子见状嗔道:“你这孩子,如今怎么疑神疑鬼的?春归肚子里的孩子是她的倚仗,她总不至于这么傻,拿手里的孩子来做局。”秦大娘子过度的自信,还示意沈相宜安心。

沈相宜见了很是无奈,“你信我一句话!今儿有个丫鬟进了春归的院子,母亲可知,那丫鬟是哪个院子里的?”

秦大娘子见状笑道:“如今眼看就要年关了,先前的下人都处置了,新的还没来得也及添上来,府上人来人往的,要应酬备席面,调动就大了些,春归还怀着孩子呢,将来若这孩子平安诞生,我也好生待她,你可不能欺负了这孩子去。”

得,合着就沈相宜自己一个坏人。

春归不远不近的走着,她们的对话春归没听仔细,但是隐约里是听见了些什么,心里头愈发的紧张起来,她摸了摸腰间的药,一个时辰的席面也吃的差不多了,春归掐着时间准备吃药。

几人进了国公爷的膳厅,膳厅里头的人都陆陆续续的来齐了,沈凝雨与沈贞婉见她来了,站在三房大娘子的身旁福了福身,算是见了礼了。

金氏坐在席面上,朝几人笑道:“咱们可有日子没一道吃家宴了,宜姐儿,到大伯母这儿来,大伯母今日可差厨房里的人做了你爱吃的菜,你瞧瞧,可还合心意?”

秦大娘子拂衣在沈相宜的身旁坐下,扫了眼金氏,没好气道:“倒是难为你了,宜姐儿幼时爱吃的东西还记得,不过如今宜姐儿长大了,这些个甜腻腻的菜,她身子不好,吃不得,大嫂子还是留着自个用吧。”

金氏见状讪笑道:“怪我怪我,竟然忘了差人去问了,这儿还有些清淡的,宜姐儿尝尝可喜欢。”

沈相宜坐在一旁没动,身后的玉秀拿了筷子给沈相宜布菜,她吃得慢,老太爷却时不时的给妾室夹菜,妾室是很少露面的,她曾经是个江湖女子,仗剑走天涯,潇洒惯了,身后还有个门派,小有所成,可后来嫁入国公府为妾以后,就久居深宅,不怎么见人了。

沈相宜这是见她为数不多的一面,这人姓杜,是个什么名字,沈相宜就不知道了,大家都是唤她杜娘七娘,杜七娘生下的沈三爷膝下就沈雨凝与沈贞婉两个闺女,三房的在国公府里头并不受重视。

这回是府里的妻与侧室都不在,老国公这才想到了久居深宅不愿见人的杜七娘,杜七娘模样英气,身上的的气质也是江湖人的架势,拿了筷子吃饭的时候豪气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