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加霜的是,由于东兖州寒灾严重,冻毙者众,官员又私吞了不少救灾的物资,东兖州爆发了声势汹汹的起义。

从东兖州开始,整个大虞王朝的矛盾激发,各地皆爆发了大大小小的起义。

摄政王把持朝政时,为了彻底压制皇室宗族,发展己身势力,施行的苛捐杂税众多,金银全进了摄政王派系的囊中。

底下的平民怨声载道,其余势力也多有不满,赵无寐从中找到机会,联合其他势力推翻了摄政王。

但她很快就因毒倒下,大臣与宗室有了另择君主的心思。赵无寐过去无能优柔的形象深入人心,即使一举推翻摄政王派系,大臣们也没把她放在眼里。还有一些宗室子弟觊觎皇位。

赵无寐怎么肯把好不容易到手的权势交出去,摄政王派系下的兵马她打乱了重新编入军营,上面的王爷将领都死了,底下的普通兵众要过日子,自是服从。

她还要感谢摄政王把金银都掏出来招兵买马,臃肿的军队难以迅速调动,只要杀了领头人,下面的普通兵将轻易就归附。

况且她才是皇帝,先皇唯一的嫡子,大虞王朝名正言顺的真正统治者。

吞并了摄政王的兵马,赵无寐成了实权君主,对大臣与宗室杀鸡儆猴,灭杀宫中各势力的眼线,这才稳住了局面。

盛氏兄弟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当然,她也并不完全信任他们。军中诸多将领,皆由她亲自赐下官职,她还带病参加几次军演,对看好的小将甚至赐了皇姓。

她需要直接掌控兵马,而不是通过盛氏兄弟的手。

此次派他们去南疆,一是信任他们的实力;二也是调走他们,打压一下气焰,让赐了皇姓的小将出头,拥有与他们分庭抗礼的可能。

现在朝堂局势紧张,谁都知道她活不了多久了,谁也不想惹得濒死的帝王震怒,得到抄家灭族的可怖结果,都想着忍一忍,忍到圣上殡天再分割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