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璃眉心微沉,深吸一口气?道:“十年前,黄河决堤。当时天子让郑当时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让灾民修筑堤坝,共治洪水。如今同样可以,让城内有劳动能力的灾民以工代赈,开凿水渠,将城中?的水给引走。”
左亭县令:“妙啊,竟然还可以如此!”
刘璃:“……”饶是她脾气?好,都忍不住想?骂他。
然而,这左亭县令态度还挺好:“还请公主指导,臣要如何安排细则。”
刘璃在左亭县内停留了一天,指导县令如何具体规划还活着的灾民,让灾民们用?劳动力换取每日的食物。
随后她还写了不少关于赈灾的标语,让左亭县令安排人贴在城中?显眼的地?方,鼓励大家振作?起来,努力恢复曾经的家园。
晚间,刘璃默默的掏出?了自己的小本?本?,将左亭县令之前不作?为的事情给记下来,秋后再慢慢算账。
而且她也没?忘记之前在官道上突然消失的那些灾民,至少在左亭县内,只要每天早点来排队还是有东西吃的,根本?没?必要去?吃土,所以那些人应该不是左亭县的人。
她仔细看了一下地?图,按照地?形分布,最后她的目光锁定了鲁国境内受灾的几个县。感觉那群人最有可能是从鲁国过函谷关的。
下一个地?方,刘璃打算就沿着去?临淄的路线走,一方面是看看各个地?方赈灾的情况,另一方面也看看能不能找到桑迁。
第?三?天刘璃打算离开左亭县的时候,县城外面的水已经退了不少。城内的百姓为了每日的食物,都非常卖力的干活换取工分,最后再以工分换取食物。
工分越高,获得的食物就越多,反之就没?有。这样大家为了能够有吃的,都会非常努力的干活。这既保证了效率,也保证了食物。
刘璃离开的时候,左亭县令还喜滋滋的前来相?送,因为他昨日将自己赈灾举措传书给陛下的时候,陛下还表扬了自己。想?来等灾情结束,陛下定会赏赐自己吧。
刘璃瞥了一眼左亭县令脸上堆着的笑?,没?忍住在心中?翻了个白眼。等这件事情结束之后,她必然要下了这个县令的乌纱帽。
第180章 威胁
所谓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这里的齐鲁两地,在未来便属山东省,这边也是这次水灾最严重的地区。另外还有周边的几个诸侯小国受到一些影响。
刘璃和?陈非出?了左亭县后, 途径受灾没有过于严重的苑陵县,这边的赈灾工作还算可以?,百姓们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并且这边的县令也在积极的安排士兵和?百姓们一起阻挡洪水。
这里刘璃就没有现身,拉着陈非继续往齐鲁两地跑。
入鲁国后,天气肉眼可见的恶劣了起来, 不少?地方还在下着淅沥沥的小雨。不得已,刘璃和?陈非躲到了途中一个孔子庙中避雨。
鲁国是孔子文化的发?源地, 特别是曲阜县,中国的三皇五帝,有四个人就曾经在曲阜县活动过,“人文初祖”黄帝更?是诞生于?曲阜。
屋外风雨连绵, 将孔子庙的窗子吹得咯吱作响。孔子庙中却变得凌乱不堪,甚至连供奉的孔子庙都被推倒在地了。在灾难面前,信仰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陈非寻了一处干净的地方,拂了拂灰尘让刘璃坐下,随后又从随身携带的包裹中,取出?两个用布帛包好的的馒头递给刘璃。
刘璃握着手里的馒头刚啃了一口, 门口突然传来了一些动静, 陈非异常警惕的拉住刘璃,两人一起躲到了翻倒的孔子像后面,观察着门口的动静。
敞开的门口, 冒出?了几个人的身影,却见他?们慢吞吞的走了进来, 随后席地而?坐。
孔子庙中传来婴儿的啼哭声,随后还有老人的哀叹声以?及女人哄孩子的声音,一下子让整个寂静的孔子庙热闹了起来。进门的是一个佝偻的老人,以?及一对男女和?三个孩子,那女人的怀里似乎还抱着一个,看上?去像一家人。
“阿母,我好饿。”一个青稚的声音响起。
女人看着已经快要饿晕过去的母亲还有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大女儿,她?小声说:“等一会阿母分馒头给你,再忍忍。”
男人在孔子庙中观察了一圈,没发?现什么东西之后,他?这才小心翼翼的将孔子庙的门给关上?,然后从怀里拿出?一块手掌一样大小的馍馍。
他?将馍馍分了一半,将一半重新收起来,然后将剩下的一半又分了一半,将这四分之一的馍馍递给了一旁的老人。
剩下的四分之一,他?又分了一半递给了一旁的妻子。女人将分到的这八分之一馍馍递给刚才喊饿的大女儿:“大妞,你和?妹妹分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