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

“阿姨,你回去之后让阿宝多给我打电话好吗,他知道我家里的电话的。”

柳烟凝点头,

“好,我会跟阿宝说的。”

毛宁宁捧着火箭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又回来了,“阿姨,我妈妈说你不会做饭,去我家吃饭吧。”

柳烟凝还真是在想晚上吃什么这个问题,秦姨没有跟着回来,柳烟凝现在虽然会做一些简单的菜了,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家里什么也没有。

正好她给胡雪华也带了礼物,那是两个颇具蒙古民族特色的披肩,带到了胡雪华家里送给了她。

胡雪华喜欢得不得了,“烟凝,这披肩我太喜欢了,你去到那边还适应吗?阿宝怎么没跟你一块回来?”

柳烟凝跟胡雪华说了蒋丹是细作的事情,“...已经抓起来了,我听沈牧说,起码要判刑七八年。”

胡雪华忍不住惊讶,“怎么会,她怎么成了间谍了?”

柳烟凝分析道:“可能是当年留在国外,被人查到她的身份了吧,我也不知道。”

胡雪华叹了口气,“真是可怜童童这孩子了。”

次日,柳烟凝去看望苏婉清。

苏婉清母子事先都不知道她回来的事,柳烟凝直接来到家里,苏纪林还没有出门上班,等保姆给柳烟凝开了门,柳烟凝走到了他们视线中,才反应过来。

苏纪林一脸的激动,“烟凝,你什么时候回来的?阿宝呢?”

柳烟凝笑道:“他事情多,还在戈壁呢,我一个人回来的。”

苏纪林有些遗憾,“我跟妈都很想他,过年你们总该要回来吧。”

柳烟凝本来还说到时候看,但是等她看到苏婉清之后,就不得不改变了想法,大半年未见,苏婉清又衰老了不少,才六十岁的人,看起来像七十多岁的老妪,脸上的皮肉已经完全松垮下来,只能从那双眼睛,看到些许年轻时候的风华。

“妈上半年得了一次肺炎,身体越发不好了。”苏纪林说道。

柳烟凝蹲下身,握住苏婉清伸过来的手,感受到她的手像枯藤一般的老迈,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苏婉清很是欢喜,看着柳烟凝笑,“烟凝,你回来了!”

柳烟凝点头,喊了一声“妈”。

柳烟凝来了,苏纪林班也不去上了,留在家里,一家人一块吃了早饭。

“正好你回来了,现在院子正在装修呢,一会儿我们去看一看。”

柳烟凝点头,“行,那我们推上妈一块去看看。”

苏纪林笑着对柳烟凝说道:“《暖春》上映当天,我和妈妈特意去电影院看了,故事是个很好的故事,你演得也很好。”

柳烟凝笑道:“差专业演员差得多了,我胜在饰演自己创作作品里面的角色,熟知整个故事,所以要流畅一点。”

苏婉清欣慰地笑道:“要是你外公泉下有知,该心满意足了,我实在不是搞文学的料子,幸好他的外孙女继承了他的衣钵。”

柳烟凝笑道:“我差外公远了,我这二脚猫的功夫,连外公十分之一的本事都没有学到。”

一家人一边说话

,一边往四合院走。

北京也已经进入了深秋,风大,狂风卷着阵阵寒意下席卷而来。柳烟凝将自己的披风取下来,盖在了苏婉清的头上,将她的头和脖子都包裹起来,只露出一双眼睛。

四合院的装修已经接近了尾声,苏纪林请了两个设计师,一个国内的,一个港城那边的,港城的想法更加的多元,而国内的设计师对古建筑的设计想法更加原汁原味,两人融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既现代又传统的融合风格。

看得出来苏纪林对这个事情的上心,柳烟凝也很满意。

不知道是不是苏婉清的孱弱让柳烟凝坚硬的心肠变软了,国庆节当天,她还陪着苏婉清去看了升国旗仪式,看着日益强盛的祖国,经历过动荡与艰苦的苏婉清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二号是签售会,宋嘉和联系的地方是一个大型商场的大厅,早上十点钟签售会开始,柳烟凝是九点半到达现场的,她刚一出现,就被人认出她是电影《暖春》演员之一,全都蜂拥上来,请柳烟凝签名。

他们都是《暖春》的读者,特意为这次签售会来的。

柳烟凝一口气签了二二十个名,还有更多的人蜂拥过来,眼看时间就要不够了,柳烟凝只得快步往商场里面走,远远的,她看到了宋嘉和。

宋嘉和也带着工作人员上来帮忙解围,好不容易,柳烟凝才进了休息室。

没签到名字的读者都很可惜,但是很快他们就惊讶地发现,柳烟凝竟然坐到了作者席位上,在正式签售之前,柳烟凝还发表了讲话,主要是以采访形式,说一说创作时候的故事以及感谢读者的支持。

签售会非常成功,本来只计划两个小时,但是有源源不断的得知消息的读者赶过来,签售会愣是从早上一直举办到了下午,读者排成了长龙。

签售会过后,柳烟凝跟宋嘉和进行了短暂的交谈,从他口中得知方玉华已经怀孕,他很快就要当爸爸了,柳烟凝很是为他高兴。

在北京采购了必要的物品,再将胶卷送到光明照相馆,委托馆主帮忙将照片洗出来之后,柳烟凝就乘坐飞机飞往了兰城。

在阿宝生日的前一天,柳烟凝赶回了戈壁。

阿宝过完了十岁生日之后,就进入了轨道组,专门负责计算载人飞船的轨道数据。程东正是这个轨道组的负责组长。

“现在的条件要比过去发射第一颗卫星的时候好得多了,我父亲当年也是航天部,曾经也是轨道组的负责人,他老人家如今已经退休了,那个时候,最先进的计算的工具是全自动计算器,更多的是半自动的计算器,手摇计算器,你们知道吗?一个组的人计算一条轨道的数据,要一年的时间。”

摆在阿宝他们面前是两台跟阿宝家里的电脑完全不同的黑盒子,程东说这是计算机,它其貌不扬,但是能高效地处理数据,计算出结果。

阿宝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输入数据,在复核数据,虽然计算机非常精准,但难免会出差池,所以在计算机计算出结果之后,要人工再复核一遍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叶蓓蓓和阿宝一同进入了轨道组?,叶蓓蓓虽然没有阿宝的高速计算能力,但是她对数字非常敏感,她专门负责数据的输入。

时间仿佛在忙碌中敲锣打鼓的过去了,柳烟凝本来想春节的时候带阿宝回去看看他外婆,项目却进行到了关键时刻,阿宝是中枢人员,明年二月份就要进行全系统的第一次合练,在那之前,他们要将所有的任务完成,报给北京飞行控制中心。

1998年的尾声是在基地休息室里度过的,在除夕夜的这天晚上,休息室座无虚席,甚至还有不少人是站着的,黑白电视上播放着1998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当那两席白色身影出来的时候,休息室沸腾了几秒钟,在安静的音乐响起之后,重新变得鸦雀无声。

曼妙的歌声从黑匣子电视机传出来,电视机屏幕太小了,站在后排的人甚至看不清电视上的画面,但是歌声准确无误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里。

柳烟凝一手拉着沈牧,一手拉着阿宝,王英池,叶蓓蓓分别坐在他们身边,在这远离祖国中心的边疆地带,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听见了来自北京甜美的歌声,让所有人精神一震,那充满希望和温暖的声音,给苦苦支撑的航天人,注入了新的力量...

“来吧,来吧,相约98...”

歌声旋转着,飞进了戈壁滩上空的铅色云朵中,让已经摇摇欲坠的云层不堪重负,降下了一片片鹅毛大小的雪花。

墙上的温度计显示着零下27摄氏度,雪花刚落在地上,就冻成了坚硬的冰块。

一首歌还没听完,一个人匆匆从门口跑进来,焦急的目光在人群中梭巡几遍,才找到了坐在人群中间的沈牧,连忙冲过去,“沈主任,发动机被冻坏了!”

沈牧霍地站起来,柳烟凝也吃了一惊。

他在柳烟凝的肩膀上拍了拍,匆忙说道:“看完了春晚就带着孩子们回去,我今晚上可能回不去,路上一定要小心,地面都冻硬了。”

柳烟凝连忙答应,“放心吧,你也小心,别冻着了。”

坐了十几分钟,柳烟凝带着孩子们回了家,一出门,外面的寒风呼啸,几乎是往人的骨头里钻,即使身上穿着厚实的羽绒服,那彻骨的寒意还是让人冻得直抖。

沈牧晚上果然没回来,一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回家睡了两个小时。

中午,柳烟凝进屋叫沈牧吃饭,沈牧穿着一件毛衣坐着出神,柳烟凝叫了他几声他都没反应。

“怎么了这是,昨晚上的事故解决好了吗?”柳烟凝问道。

沈牧站起来,“没有,工作人员忘记将冷却液抽出来,晚上冻成了冰块,发动机已经报废了。”

柳烟凝说道:“这个发动机很难买吗?重新买一个行不行?”

沈牧叹了口气,“不难买,问题是现在基地没钱啊!”

钱,是大问题,他们已经一省再省了。!

()青雨梧桐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