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荧幕升起,观众们却始终没有缓过来。
《螳螂》这部电影当年争议很大,首先结局显而易见是黑暗的,戛然而止的结尾让观众们措手不及。
其次这部电影一丁点都没去描述杀人犯过去经历过什么样的磨难,是因为种种外部因素才走向了这条路,这部电影里的杀人犯就是单纯的变态,冷峻直白到了极致。
对观众们的冲击是很大的,电影里埋的不少伏笔当初也让网友们足足讨论了三个月。
要把这部电影的某个片段拿出来单独演绎,怎么想都觉得效果会差原电影不少,可薛笑、赵冬、金宵晨,他们竟然做到了!
他们最终呈现出来的表演竟完美地带观众们重新领略了一遍当年的冲击!
直到三人被蒋全领到了台前,观众们才反应过来,掌声如雷。
苏诗锦迫不及待地发出了疑问:“这最后一段是你们自己改的,还是表演老师帮你们改的?”
薛笑他们刚酣畅淋漓表演完,这会儿还有点恍恍惚惚。
三人对视一眼,金宵晨说:“人物是老师帮着一起改的……”
赵冬说:“所以最后这段的演法我们也只是顺着人物的变化改了下来,呃,其实还是多亏了表演老师……”
那就是最后这段是他们自己改的意思了!
“不不不,”苏诗锦打断了他,“人物是什么?人物是贯穿了整个故事的关键元素!一个人物的设定变了,那么他面对种种事件的反应也就应该改变,不然不就纯粹是无效改动了吗?你们自己改得很好,你们要是不改这最后一段,我其实是打算要问你们为什么非得改动人物的,尤其是薛笑,你演技挺好的,让你按照原作电影里的张扬演你肯定演得出来!”
这一通夸奖让薛笑他们更加恍惚。
官若荧赞同:“苏老师说得没错。当然了,在改动过结尾的情况下,肯定是你们现在这个版本更好,毕竟薛笑本身也才二十四岁,再怎么演得成熟,这张娃娃脸也很难让人想象他有三十三吧。”
登时,观众们笑了起来。
丰纬刚才看得也很尽兴。
他摸着下巴,第一次长篇大论地分析了起来。
“原版本的张扬是一只更老、更深沉的狐狸,导演最后全程没让张扬露正脸,正是因为张扬其实已经没有那么‘张扬’了。他杀人不会犹豫,但他绝对会把自己掩藏好,所以在陈涛戳穿他的时候,他的表现也不过就是微微偏过头的轻声一笑。”
“陈涛死前得到了答案肯定是满足的,但是没能看到张扬的正脸,他也肯定是心痒痒的,这就是张扬这个人的魔力,这部电影到最后其实是张扬把所有人拿捏在了手中。”
“而薛笑你演的张扬呢,最多也就是和你一样的二十四五岁吧?那么往前推算,十年前的血衣杀人案,薛笑版的张扬当时也不过才十四五岁。这样的年纪就敢杀人,他一定是比原作里的张扬更放肆更恐怖的。”
“那么在这一段里,年仅二十四五的张扬在还没能完全收敛起自己一身放肆杀气的年纪,会选择以正脸面对陈涛,让对方清楚看到自己的真面目,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
苏诗锦点头:“你其实是有点居高临下姿态的,对吗,薛笑?”
薛笑回过神,想了想,回答道:“是的,因为就像丰导说的那样,这一局其实是张扬把其他人都拿捏在了手里。他是下棋的人,其他人不过是他手中的棋子,最后会配合陈涛,其实也不过是一种施舍的心态。”
“他的心里是傲慢的,我认为如果是年轻一点的他,他会不小心将这种傲慢表现出来也不奇怪。”
当然,在做这一段改动之前,薛笑纠结过。
原作里的表现手法很收敛,他要将“微微偏过头轻声一笑”改动成“转过头直视镜头”,势必会打破那种朦胧的感觉,观众们可能会觉得改得太直白了,不好。
可不改吧,薛笑又总觉得哪里差点劲。
还好赵冬和金宵晨都挺支持他坚持自己的想法,三个人私底下把最后这段翻来覆去排了好几遍,薛笑才终于找到感觉最佳的表演方式。
苏诗锦又鼓起了掌:“很好,我其实挺惊喜的,在你们表演之前,很多观众可能会和我一样,觉得另一组现场彩排了两个半小时都不够,你们组的排练时间甚至比他们还要短,能演好吗?”
突然被cue到,台下的范学、王铭海和胡朗终于从刚才薛笑他们带来的震撼中抽离,微微一震,三个人的脸色扭曲尴尬了起来。
苏诗锦真的很无情很冷酷,她继续说:“更何况你们三个人的表演经验也没另一组多,赵冬入行有三年吧,但一直做的是群演,在片场里连一句台词都没念过对吗?可是你的台词很好诶,你私底下绝对是下过功夫的吧!”
赵冬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平时私底下经常会自己过戏瘾,就,说不准哪天就拿到台词了呢,那这身功夫不就可以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