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鲤转着手里的水车,其实有些不明白:“太母,为什么如果水斗式水轮水车的转速,是水流撞上这种冲击式叶片速度的一半时候,就能几乎百分百利用水的动能呢?”
姜握诚实回答:“我其实也不太懂。阿鲤如果想知道更多,到时候可以问城建署的研究员。”
对姜握来说,动能转换的原理她是明白的,但这种新式水车的复杂专业原理,她真的不是很明白。
但正如她从前感慨过的,这种不明白,才是她的追求——
从只有她明白(矿灯、火药),到她努力啃课本然后带着自己的团队去搞明白(水泥、玻璃),再到最后,她终于可以不明白,只审批成果。
比如那几个晒盐专用的【储水池】【蒸发池】【结晶池】,她确实到现在也没有将细节全部弄懂。起码让她现在去城建署搞出一套盐池来,是绝无可能的。
她到这里来数十年,终于也算是磕磕绊绊走出了这三步。
洛阳城外当阳村。
十七岁的杨小藜,站在待立的新式水车的边上。
她如今已经从女校毕业,是上阳宫高等学校工学院,工程专业第二学年的学生。
女校的课程并不是固定的学年制,几年就一定毕业,而是分为上中下三舍,只看成绩——每科的成绩都会被量化为学分,当学分考够了,就能够升入上一等舍。
而上舍的学生,一年后就可以试着考高等学校了。
她们是上阳宫第一批入学的女校生,在同学中,杨小藜不是前几名考入高等学校的。
但一向很刻苦的杨小藜倒不气馁:一来她很坦然认识到,比起朝臣家送进来的小娘子们,她基础就是很差,要先补足这块不足才能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