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娘的目光落在皇帝面容上:经年过去,他的面容变化不大,依旧是温和如玉的模样。
皇帝的眼睛生的弧度格外柔和,使得整张脸上不带一点凌厉感或是侵略性,望之便易生出亲近之感。
无怪当时掖庭里都在说,晋王的脾性是最好的。
但媚娘知道,皇帝真实心性到底如何。
故而……媚娘心底浮起一丝担忧:她只怕弘儿是像足了‘传说中’晋王的性情。
东宫书房外。
皇帝摆手止住想要通传的宦官。
帝后两人就在掩着的窗户前驻足——正好听听太子的师傅们素日讲课如何,太子上课又是否认真。
今日讲课的是东宫属官郭瑜。
郭瑜讲的是《左传》里楚世子(即后来的楚穆王)弑君的一段。
正在念着,就听太子开口道:“如此不忠不孝之事,实不忍听闻。圣人何故做此书记录如此恶行?”
郭瑜先是解释道:“孔圣人修春秋,善恶皆在其中,正是要令后人明是非,也令作恶之人,千载之后依旧留有恶名。”
太子闻言颔首:“孔圣人自有深意。然我终不忍读此弑君之恶。”
又道:“《左传》中多有此等不忠不义、不孝不悌、杀兄弑弟之事,还是改换其余书读吧。”
郭瑜领命,改换《礼记》。
窗外,帝后二人未入内而还紫宸宫。
还在路上,皇帝便命程望山去宣召英国公李勣。
回到紫宸宫后,皇帝开口叹道:“弘儿也性情是仁善,朕只恐善太过。”这世上的恶事,哪里是不忍听闻,就不存在的?
皇帝自己经过一朝夺嫡事,对弘儿这个太子,一向是很保护,是给了他独一无二,旁人决不能撼动的地位。
因此只有弘儿出生前就有了名字,嫡次子李显拖到快三岁才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