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孙仁师的想法,也是百济国的想法。
百济朝堂上,以国王义慈王为首的一派人,觉得唐军远道而来,且不如他们常习水战,定然是疲劳之师不足为患。
当然,也有一部分悲观(清醒)派,觉得唐军这次是大军压境,战船连天而来,只怕是锐不可当,要举全国之力防范才是。
朝堂之中,只要有争议,就需要时间来解决争议。
百济国的两派吵了几日后,终于有了结果——
倒不是他们吵出了结果,而是苏定方友好体贴的,替这些‘选择困难症’做出了选择。
他亲率精兵,兵临城下。
泗沘城危。
义慈王慌忙自行出逃,一时不知所踪,只留下其子其孙留守城池。
被留下来的子孙:……
其孙文思索性主动开城投降。
都城既破,君王不知所踪,百济各城纷纷望风而降。
至此,百济国灭——
距离苏定方率军登熊津江口,恰不足二十日。
在长安城得到捷报前,身处高句丽的李勣大将军先得到了此信。
特意叫了副将孙仁师过来:“我说的如何?”
孙仁师拜服。
但同时又有点摸不着头脑:按理说没赶上灭百济国战,少一份战功,李大将军不应该有些遗憾吗?怎么看着心情这么好?
李勣心情着实不错——这次苏定方也把人弄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