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页

十月里是吏部第一回 ‘资考’。

哪怕已经定下了总纲,但每日总有无数新的实际操作细节,需要吏部官员来敲定安排。

这两个月来,王老尚书几乎每日都带着姜沃和裴行俭两人在开会。

到了暮鼓时分,再每个人分一分桌上的公文——回家继续加班。

等这一回过去,有了旧例可以参考,以后就不会这么麻烦了。

夜色渐深,崔朝送了一盏瓦罐老鸭秋藕汤过来。

“早些歇着吧。”

秋日的藕最好,有种别样的清甜。

姜沃边挑着藕块吃,边空下心思来继续想印刷术。

大唐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她自然从来没有忘记过‘活字印刷术’。

她还特意去翻了翻系统——

其实,虽然宋朝就已经发明了‘泥活字’,之后几朝又陆续出现了木活字、铜活字。

但,活字印刷术,一直未能取代雕版印刷术成为主流。

首先便是汉字自身的特点,限制了活字印刷术的使用——常用汉字就有数千个,做一套活字,实在是大工程。而排版一次活字,也是大工程。

其次,便是泥活字、木活字的印刷质量,都是不如雕版的,而且这两种活字还容易损毁。

至于明清时造出的那种不易损毁的铜活字,挪到大唐就更不合适了。

此时大唐可还未至白银主流流通时代,铜的作用可太多了。若是做一套铜的活字,造价之高昂与最终收益的不匹配,就决定了很难流通。而且在技术层面,此世做出铜活字的匠人,估计也不多。

再其次,活字印刷,是留不下底板的,印过一次后,再想重印就难了。

这大概就是时代的限制吧。

哪怕到了清代,活字印刷术百分之八十的使用,也都用来印族谱——印量小,雕版不合适,反而是活字印刷更经济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