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符纹都是祖师爷传下来的,寓意肯定都是有的,比如说大门前的纹路,就代表了驱除邪恶,守卫平安,进了门以后,路两边的符纹砖,则是步步吉祥,宁心静气……”
“哈哈哈,类似符纹的护身符倒是有的,不过观主说这个护身符就是工艺品,没有任何附加效果的哦!”
“对呀,就是这么坦诚。”
“不好意思啊亲,现在护身符都是观主一个人手工雕刻的,而且观主还要忙着筹备修复大殿,所以时间有限,护身符数量也有限,只有几十个,还都被本地访客们给抢光啦!”
“估计以后也不会有网购的吧,道观里就只有观主一个人啊,我是观主的小徒孙,也要上班打工养活自己的呀!”
司静航看着这些评论与回复,内心里涌起阵阵温暖轻松又些微满足的感受。
这种感受,应该是来自于原主的。
原主最大的遗憾,不就是自家小道观的没落么?
如今不但道观有望修复,香火也越来越旺了,甚至远隔千里万里的网友们,都知道在遥远的小镇上,有这么一个安静独美的小道观,还送上了许多的赞美和鼓励,身为观主,自然也会感到些许的满足骄傲的……
修复前殿,也该提到日程上了。
古建之所以难修复,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些建筑构件,精妙无双,都能称得上国宝,但有了破损之后,是把它换下来,还是用材料修补呢?
修补吧,技术不过关就会损害更大,换下来吧,现代的工匠未必有同样的水准,而且也容易发生偷梁换柱,将古文物倒腾下来非法走私或贩卖。
不过这些忧虑,在静尘观还是不大的。
毕竟,建观历史也就二百年,规格也不如别的道观那么高,因此损坏的构件什么的,还算不上文物,也就能称得上个老物件。
摆在司静航面前的最大难题,其实就是资金而已。
前殿虽然不算大,可司静航测量过,至少也有二百平米。
现代的仿古建施工,还不是修旧如旧的那种,就要五千一平,比什么别墅之类的可贵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