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点头,猜测道,“这种面条,不怕腐坏,吃着确实方便,你是想开个面条作坊?”
“是啊,义父,这面条做起来,工序很麻烦,从发面到晒干,起码需要三日。其中需要不少人手,而且不需要太多走动,坐着就成。
“再说售卖一定不会差,毕竟新都到南边各州府,每日有很多人来往。就是普通人家,年节时候走礼,或者探望老人和生孩子的女子,拎上二斤干面条,也是很好的伴手礼。”
李老太忍不住插话儿道:“福妞儿说的不错,百姓人家日子不算好过,平日吃碗面疙瘩都难。若是走动探望,拿上二斤干面条,确实是很好的礼。下锅煮煮就能吃,不用自家擀面了,方便实惠!”
陶红英也是说道,“这干面条,最好搭配肉酱来卖。那还要开个农家酱作坊呢,也需要人手啊。”
佳音笑嘻嘻夸赞奶奶和老娘,“奶奶和娘太厉害了,就是这样。”
陶红英就说道:“侯爷,这事交给我和我娘吧,我们明日就做干面条,看看一斤面出多少干面条,算算成本,再算算各道工序需要多少人,最后再告诉你一个实底儿。
“福妞儿这丫头,只看我们做过,没有上过手,这些事她都不成的。”
“娘,你这是过河拆桥,我想出的好主意,你却把我撇一边,还嫌弃我!”
佳音撇嘴吐槽,却被老娘敲了一记,“你都是我生的,嫌弃你怎么了,你有意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