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就不用每次都走大门,也不用横穿整个书院了……

说是食堂,其实就是五大间朝北的倒座房,外带三间西厢房。

东边空着,简单扎了一圈儿篱笆。

五大间正房,最西边的一间做了库房,平日堆放一些粮食和杂货。

第二间就是灶间了,一进门就是两溜大灶台,安了七八口大锅,外加两个小灶台,一个小地炉子。

屋子中间还有一排案板,用来切菜。

最靠里侧居然挖了一口小井,旁边用青石砌了两个池子,池子都有出水口,连接着陶碗粗的陶管,直接把脏水排到屋外的沟渠里。

这般,打水、洗菜、洗碗,最后再排出去,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流水线,干净又方便。

其余三间房子,两间被打通,摆了二十多套桌椅,一套桌椅坐八个人,能同时容纳二百人同时用餐。

最后一间房子,原本是雇工的住处,如今已经被空出来,朝向饭堂这侧墙壁,正在掏门窗。

只不过刚刚动工,有些凌乱,暂时还看不出成型是什么样子。

外边的三间厢房,也在动土,其中一间在搭炕。

大壮和孙二哥满手的泥水,累的头上都是汗珠子,却笑的灿烂。

李老太牵着孙女在食堂里外溜达,走到这里就嘱咐让他们别太累,活计不是一日做完的……

佳音却知道,他们是打算早点儿建完,早点儿入住。

这三间厢房,他们两家加上吴三婶子一家,正好都能分到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