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被逗得笑起来,李老太更是接回了小孙女,疼得心肝肉一样。

“以后可不许再说我们福妞喜欢银子,我们福妞赚银子是要给长辈养老呢。这天下,可找不到比我们福妞更孝顺的孩子了!”

笑闹了几句,去洛安小镇开铺子的事就算定了下来。

李老三和赵玉茹还没什么,家欢却是高兴的不成,他也算出师,以后可以独当一面了。

最纠结的就是家喜了,爹娘哥哥都要离开家了,他也想跟着去,但舍不得家安,舍不得家里的院子,舍不得温泉山谷,舍不得马上要成熟的瓜田……

大伙儿可没空闲管他纠结,就是赵玉茹这个当娘的,都不惦记儿子,她反而更倾向于把小儿子留在家里。

一来家里孩子都是一起长大,不分哪一房,她不在家,也不用惦记儿子吃不好穿不暖。二来,洛安小镇那边还不熟悉,也怕孩子淘气,去了闯祸。

李老太嘱咐李老二拿了纸笔,把本钱如何凑齐,以后红利如何分配,老三一家的工钱之类,都写的清清楚楚。

最后母子四个都写了名字,按了手印。

其实李老二和老三老四,都觉得不必如此,兄弟感情好,哪会为了一个铺子吵闹反目,但李老太却坚持。

亲兄弟明算账,家里孩子慢慢大了,各房也该给自己攒点家底儿了。

她这个当娘的,最应该做的就是一碗水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