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抱怨不停,不下雨愁,下雨更愁啊。

村长敲敲烟袋锅儿,高声同众人吆喝。

“都把嘴闭上,听我说。先前干旱,咱们大伙儿就是靠着李家的水井活下来的。如今没有粮食,李家又主动说秋日借粮。

这样的好人家,落脚儿到咱们清水村。简直是咱们清水村走了大运了,咱们可不能让人家寒心!”

他干咳两声,继续说道。

“这样,我做主让李二先生写个字据。各家借多少粮食都写名字,按手印。明年各家打了粮食,要多给一成做利息。

因为今年粮食肯定贵的像金子。人家一粒不卖,都借给大伙活命。大伙儿总不能明年再还一样多。那太没良心了!

你们同意吗?”

“同意,同意!”村民们都是赶紧点头。

谁也不傻,算账都是飞快。

就是如今粮食价格都涨了三倍,李家若是要他们明年多还一倍,都算心善了。

没想到,李家才多要一成,这简直就是白借一样了。

有人感激,高声说道。

“以后田里拔草,收割,都喊我一个。既然我家也要吃粮食,也该点力气。”

“对,我也是,干活叫我一个。”

一时旁人也都响应,村长满意点头。

“那成,这事就定了下来。大伙儿也别贪心借太多!李家只能分出十五亩地来。毕竟他们家里人多,还有老赵他们六个,都一起跟着吃饭呢。”

十五亩地,一家差不多能分一亩地的粮食,加上田里补种的萝卜白菜。

再稍微勒紧裤腰带,勉强也够活到明年春日了。

一时间,李老二重新写了契书。

村长是担保人,各家当家人上前,在自己的名字上按手印。

他们的名字后边写了借粮多少,归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