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最看不惯的就是刘家的懒惰。

村里总共十几家,数刘家两个儿子,人口最多。结果,刘家硬是把日子过得最穷。

破草房要倒了,秋收粮食烂地里,春种也拖到最后。

这样的人家,抛开恩怨不提,也不能走动。

否则,帮了一次,以后就会赖上李家。

他们拿好处,李家出力,最后许是还要落一身埋怨。

索性,一开始就拒绝的彻底一些。

说到底,刘家只有她的弟弟是亲人,如今也过世了。

剩下这些,根本没有任何亲情可言。

郭氏被三番五次拒绝,彻底恼了。

“大姐,你太没良心了!你就算不喜欢我,我是外人。

但大柱和来福可是你的亲侄子,你就舍得亲侄子受苦!”

老老太翻白眼,看着郭氏像看傻子。

“刘根儿都死了,我们两家断亲了。你们自家的地,自家不种。指望我们家算什么道理?

老四还是我亲儿子呢,亲儿子不比侄子亲吗?哪有让亲儿子挨累,侄子闲着的道理!赶紧滚蛋!”

她手下狠狠撅了几下灰土,然后回院子去了。

廊檐下铺了个旧褥子,佳音坐在上边,一边啃果子,一边看热闹,这会儿恨不得给奶奶鼓掌叫好。

郭氏见占不到便宜,彻底爆发了,跳脚大骂。

“一家子黑心烂肝的玩意儿,你们也不怕刘根儿回来找你们算账!

当姑姑的不护着侄儿,就知道欺负我们一家子孤儿寡母!呜呜,我也不活了,这日子没法过了!刘根儿,你快回来看看吧!”

有村人听到动静,过来看热闹,听到这些就笑嘻嘻掺和。

“刘婶子可真是有意思!家里两个儿子俩儿媳,各个懒着不动。干活时候反倒想起八竿子打不到的亲戚了!真看出儿子更亲了,舍不得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