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页

祝泽清肯定地回答,“有,两斤的也不少,好些人一个都吃不完。”

大司农已过知命之年,见多识广,一下就能判断出对方说的话是真是假,“不愧是凌老的学生,心怀社稷,天下学子都该向你学习。”

感慨了一番,大司农又道,“我们再去看看另一种粮食?”

“这边请。”祝泽清带着三人往池塘而来。

大司农站在渡槽前,抬头看着渡槽,“这就是小国舅说的水车?”

祝泽清恭敬道,“正是。”

大司农捋了捋胡须,内心不由震撼,这样的大工程他都少见,真是少年英才,“不错不错,小国舅一点儿没有言过其实。”

几人继续走,来到池塘边。

土豆没有种多少,只有半亩地的样子,此时土豆苗有了一尺长,一大丛一大丛的,很是茂盛。

祝泽清又跟几人解释土豆为何能作为粮食。

“好好好。”大司农听了之后格外地兴奋,“真是天佑我大梁,对了泽清,你这东西是从哪儿来的?”

祝泽清道,“是从两个外商的手里买的,他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卖给我了,我也是从一本古籍上看过它们的记载,知道是宝贝,所以买了过来,种到地里。”

大司农笑道,“还是应该多读书啊,否则就是看到宝贝也不知道是宝贝。”

祝泽清应道,“也是偶然,学生平时就爱看一些杂书。”

“你看对了。”大司农意有所指地夸赞了一句,随后对两位助手道,“你们二人以后就留在祝家村,细细跟泽清学习如何种植红薯和土豆,把二者的生长过程记录好,待秋收之后,再回京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