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问郑太后道:“这些?年,母后是不是对朕很失望?”
郑太后不答他这句话,另起话题道:“哀家记得,皇帝初继位时 ,意气风发, 励精图治, 君臣相和。”
皇帝沉默一下方道:“是的?,那几?年朕自感是明君, 一心要?做些?大事好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直到突厥使者到来……”
皇帝的?声音低沉了下去, “那个时候, 朕才醒觉大夏国自先帝起,国库已空虚, 勋贵占着大量财产,想打仗,除非先除掉勋贵们,把他们的?财产收归国有。”
“可?勋贵皆连络有亲, 朕若逼得太紧,怕会?内乱。”
“当时想着先送飞龙去和亲, 待重?整朝政,扳下那些?勋贵,国库有钱了,再打突厥,之后把飞龙接回来。”
皇帝抬起头看着郑太后。
“朕为着新?政,为着敛财,甚至扶持萧宇墨,为的?是让他对抗勋贵们,助朕一把。”
“这些?年过去,萧宇墨的?确为朕敛了一些?财,但却犯下累累罪事,且也没动摇过勋贵们半分。”
“今年初,魏凌光策论一上,朕单独召见了他,听?他谈了一番,觉得他的?计策可?用,便决定重?用他。”
“可?惜……”皇帝声音有些?暗哑。
“老二有才干,朕器重?他,对于?他的?事,睁一眼闭一眼,没料到助长他的?野心,令得他做下大错事。”
“他和萧宇墨一死,朝中又只有那帮子老臣在说话,这些?人没有朝气,只想苟且,无心和突厥争斗,也不会?想起要?接飞龙回来。”
“朕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若……”
郑太后猛然伸手,按在皇帝手上,厉声道:“皇帝,你正当壮年,不宜说这些?丧气之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