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这几日隐约听说,关中士人辱骂李丞相已经骂得厌烦疲倦,干脆著书立说,为李丞相量身定制了种种故事而今百家寓言之中,李丞相已经替代了群嘲的宋国人,成为了下一个被集火的对象……
不要啊,这种结局绝对不可以啊!
即使以叔孙博士赛过长城的脸皮,想到将来在寓言中流芳千古的盛景,一时也不由胆战心悸,戴上了扭曲的痛苦面具。
也正因为如此,即使面对皇帝问询的目光,叔孙博士居然都愣在原地,一时未能作答。
如此沉寂片刻之后,光幕那头的刘邦咂了咂嘴。
“如果咱没听错的话。”他道:“李丞相的意思是,即使这些百家的酸子进了咸阳,说完王陵的事也会自行离去;就算留在都城,那一旦无所事事,难免闲得鸟痒,胡乱管老哥的事?”
李斯毕竟没见识过老流氓的风范,听到“鸟痒”二字,不由侧目。始皇帝却见怪不怪,随意点头:
“大概是这样。”
刘邦舔了舔嘴唇:“那老哥你给这些酸子找点事做不就成了呗?忙起来总没有心思议论了吧?”
听到这话,李斯嘴角不由露出冷笑且不说大秦自有制度,不能随便给游士授官;设若授予官职,这些士人有了接近皇帝的机会,岂非更能聒噪?
始皇帝果然皱起了眉:
“秦制法度森严、各有所司,不能安插这么多外人。”
“那就别安插呗。”刘邦摊了摊手:“等这些酸子入京,老哥就先采纳他们的意见,直接把李丞相给料理了。然后再传下信来,就说李丞相主政多年,罪孽无数,一时难以扫除;一定要让这些酸子留下来共同议论,就谈谈怎么清理李斯余毒,以儆效尤。如若抗拒不遵,就是在纵容李斯余毒继续残害天下……咱记得,这些百家士人之间,彼此意见也不怎么统一吧?”
既然不统一,那就让他们彼此扯头花去呗。百家间打滚撕扯的时间多了,评论朝政的时间岂非就少了?
仿佛是感受到了李斯惊悚的目光,刘邦竟然罕见的露出了尴尬一笑:
“物尽其用嘛!”
李斯嘴唇哆嗦,伸手指点光幕,却一时说不出话来。
可怜李丞相一生参研申不害商鞅的学说,自以为刻薄寡恩、阴狠毒辣,天下非法家莫属。但今日仓促一见,方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与这姓刘的相比,法家种种的阴贼刻深之术,竟然都显得天真纯洁、人畜无害了!
我原以为叔孙通已经天下无敌,没想到有人还要比他勇猛万倍!这是谁的部将?!
第27章 扶苏
不仅李斯目瞪口呆,就连叔孙博士亦反应不能,只是瞠目结舌之中,却俨然有种莫名的钦佩之意。
始皇帝默然不语,隐约却若有所得。如若以祖龙往日的脾气,遇见这些不知好歹阴阳怪气的百家诸生,早就大棒横扫、荡然无存了。但在叔孙通与刘邦的亲身演示之中,他的三观屡受冲击,仿佛领略到了什么。
……除了直来直往以外,某些阴柔手段,似乎也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他沉吟片刻,终于向叔孙通点一点头,示意如实记录下老流氓的谏言。
料理完这李丞相抛出的小小枝节,便要进入今日议事的正题了。祖龙有意将李斯召集至此,也正是要在最后的议论之中,断定这位辅政数十年重臣的命运。
始皇帝正襟危坐,平静开口:
“朕欲变法。”
一言既出,李斯、叔孙通等尽皆骇然,不由仰头窥伺至尊。但皇帝面色毫无变动,显然心意已定。
不错,皇帝反复思索天幕泄漏的种种结局之后,隐隐已经有了决心;这几十日来他派亲近眼线四处刺探,没有官吏巧为遮掩,送上来的消息简直触目惊心,所谓“囚徒相望于道”、“狱吏断罪数以万计”,刑罚实在太重,罪人实在太多,百姓愁苦,莫可名状。
即使没有到胡亥时天下汹汹欲反的境地,这局势也委实岌岌可危了。
宽省刑罚正是儒家的主张,叔孙通自然绝无异议。但李斯呆愣片刻,却俯首叩拜:
“请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