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动荡方息,国中诸事繁琐冗杂,千头万绪难以梳理。但最为李世民所看重的,却是北面突厥的军报。每有急递送入,必定连夜批览。

奉命抵御匈奴的行军总管李靖一向谨慎小心,拟定军略规划之后,便将用兵大略逐一写下,以快马送往长安。这份军略连篇累牍、极尽详细,接到奏报的李世民却只草草翻阅几页,随后便笑着告知左右:

“李药师赢定了!该筹备有功之臣的犒赏了!”

天策上将的预判丝毫不差,自七月末在武功城中吃了大亏之后,连夜逃窜的突厥颉利可汗便仿佛陷入了永无休止的噩梦。武功大败以来已经突厥军队已经狂奔数日,但无论逃到何处,都躲不开紧随其后的唐军。只要突厥军队稍稍表现出休整的意思,精锐的唐骑便会迅速发起冲锋,将阵型搅得一片大乱,不得不再次亡命逃奔。

逃跑,交战;逃跑,交战;逃跑,交战;如此不眠不休反复数日之后,即使最精锐的突厥部队也支持不住了。越来越多的骑兵脱离队伍不知所踪,残存部队的士气低迷,甚至爆发了好几次哗变。颉利可汗疲于弹压,内心也近乎崩溃。

被这些骑兵锉磨了这么几日,他也算是渐渐摸清套路了唐军必然是预备了数支极为精锐的骑兵部队,轮流替换,互为犄角,这样才能不知疲倦的反复冲击突厥军队,并屡屡以少胜多,丝毫不留喘息的时间。

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突厥撤退的路线了如指掌,对时机洞若观火;而数队骑兵要在急速奔驰行军中轮流替换掩护,调度与分配更要妙到毫巅,便仿如在狂奔的野马背上穿针引线、刺鸟绣花,容不得一丁点的差错

这是人力可以做到的吗?!

驱马奔逃的颉利可汗猛地打了个寒战。他记起了汉人奴隶曾给自己念过的那些汉文的史书,这些史书中似乎记载了某个唤做霍去病的少年将军,此人便曾率领骑兵奔袭三千余里,沿途连续闪击匈奴营帐,追亡逐北,直至狼居胥山而止。

当时他听完这史书后曾哈哈大笑,命人将这汉人奴隶鞭打数十,以此惩戒他的妄言突厥人生来即与骏马为伍,骑术弓箭了如指掌,尚且不能远隔千里调度骑兵,何况文弱不堪的汉儿?!

但现在,但现在,现在颉利可汗心惊胆寒,终于恐惧中意识到了一个现实:

顶级名将,他是在与一个举世无双的顶级名将作战!

汉人的史书并没有撒谎,如卫、霍一般的将领,现在正隐匿于那些奔袭不休的骑兵之后!

作者有话要说:

以李元吉的作为(射杀活人取乐,冲入家宅公然奸、淫),自尽算便宜他了。现代部分就尽量简写啦,主角多半是背景板而已。

这里捏他了一下。借下雨进攻的战例来自于李二凤,二凤判断下雨后突厥弓箭脱胶无法拉开,因此冒雨进攻,大获全胜。丢弃珠宝金帛的战例来自于李靖,李靖曾在道路丢弃金帛,突厥骑兵纷纷下马争抢,于是李靖趁机掩杀,大获全胜。连续闪击则是霍去病封狼居胥的经典战术不断以骑兵高速冲击,不给敌人任何反应喘息的时间,持续突破直至敌人全线崩溃。当然,李靖破突厥时也用过这个战术。但他曾经明确在兵书警告过,说这种骑兵冲击的战术只有最顶尖的将领才能用,能力不够千万别玩这个,否则结果难说。

所以啊,所以这波是三大顶级名将来伺候他颉利可汗一人,这福气小得了吗?

ps:写到李建成被囚禁于少林寺时,我总是幻视到甄传熹妃从甘露寺回宫的桥段去……

“刚进宫的建成已经死了,臣现在是钮祜禄建成,皇上您忘了?是您亲手杀死他的。“

太诡异了……

第9章 后续(四)

整整六日接连不休的大逃杀后,八月五日,颉利可汗终于退回了唐朝与突厥的边界上。南下时突厥军队足足二十万之众,而今退回草原的不过七八万人,折损将近三分之二。损失之惨烈难堪,前所未有。

残存的突厥士卒心胆俱丧,看到熟悉的土地不由放声大哭,瘫坐不起。但这哭声很快变成了惊恐的叫喊唐军那追魂夺魄一样的马铃声又在耳边叮当作响,再次追杀而来。

眼看家园就在面前,突厥士卒战意全无,几乎转身就想逃命。几个突厥大将竭力控制军纪,亲手射杀好几个逃兵才弹压住骚动。唐军骑兵在阵前奔走展开,却并未发起攻击,反而是立起了一柄绣着“李”的大纛。

眼见对方似乎并无战意,颉利可汗咬牙思索,终于派了个懂汉话的亲信在阵前呼喊,请唐军的统帅出面一见。

“李”字大纛徐徐移动,两个乘马的大将自军中驰出,一前一后停于阵中。勒马在后的壮汉豹头环眼,雄壮魁梧,俨然万夫不当的猛将;策马在前的则是一个年过五旬的瘦高男子,须发斑白,皱纹纵生,默默如不能语,仿佛乡野街巷间随处可见的老头。

那壮汉面目冷厉,杀气淋漓,正是万军中取上将头颅的猛士,见之令人生畏;但颉利可汗眯眼打量那瘦高的老头,背后却蓦地生出一股毛发耸立的恶寒某种在草原上磨砺出的直觉在向他拼命示警,传达明确无误的警告:

就是这个人!能调动骑兵千里奔袭的顶级名将,就是这个人!

颉利可汗压住心中的寒意,跃马奔向阵前。喝问来将的姓名。虽然两国敌对,但唐军还是表示了应有的礼数,那两个将领在马上拱手行礼,告知自己的身份。

“在下定襄道总管,将军李靖。”老者平心静气,文质彬彬,仿佛只是个白发的书生。

“某是泾州总管,唤尉迟恭的便是。”壮汉草草行礼,一双环眼紧盯着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心头一惊:先前与唐军交战时,他已经听说过尉迟恭的名号,的确是当世罕见的猛将。但这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