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岁夏 小北 796 字 2023-08-23

“曼生石铫的主要特征,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底盘很稳。壶身呈金字塔式,端庄威严。壶盖给人的感觉虽薄却很有重量感。色泽饱满丰润,宛类紫玉,神秘高贵。壶嘴短小却坚毅,壶把亦呈三角状,使得壶身有种弯弓射箭的气势。”

“我们今天做的这把子冶石瓢,因为泥料和造型上的稍稍差异,就给人不同的感受。如果说曼生石铫给人以庄重威严之美,那么子冶石瓢则有了一些古拙柔和之美。壶钮较之略小,壶盖略厚,身形略直,流把更加有了动态感。加之书画的装饰,使得“子冶石瓢”古香古色,韵味十足。”

林韬说着,给壶身上画起了梅花图,那栩栩如生的梅花树,像活了一样。

林岁夏一直知道林韬有这个美术功底,但亲眼看着他就在自己的眼前画出时,还是无比震惊。

紫砂壶上的知识,有够她学的。

她看了一眼周奇,后者同样叹为观止。

“景舟石瓢和汉棠石瓢主要是顾景舟大师和其徒弟徐汉棠所制,这两种壶的特色下次我会做的时候再和你们讲。石瓢的总体壶型特点主要在于力度,无论是哪位大师制作都保有了石瓢特有的气质与韵味。”

林韬一边做一边说,他的声音很平缓,像潺潺溪流,听得不但不觉得枯燥无味,还会让人不自觉地心静下来。

听着林韬平缓的讲述,林岁夏也才明白为什么紫砂壶被称为非遗文化。

这里蕴含的东西果然不是花几天几个月的看一看,做一做就能明白的,它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和沉淀,才可能有一些小小的成就。

当林韬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把一把青灰泥制作的子冶石瓢制作完成时,看着这把古香古色的子冶石瓢,林岁夏心里的感想一时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全程目睹一把壶从无到有,从一团泥团到一把精美紫砂壶,这种感觉和直接看到一把成型的紫砂壶,感觉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