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页

墨即瑶说到这里停住,看向了三好郁子。

“墨小姐不用避讳提及亡母……说来不孝,母亲过世时我还年幼,对她的记忆其实相当模糊,尚远不及乳母……”郁子虽然如此说,脸上却还是不自禁流露出感伤之色。

微微叹息了一声,郁子又道:“父亲性情孤傲,政事之余痴迷于剑术,我小时候便常常见到他彻夜习练武艺,他的志向高远不甚在意女色,母亲过世后便一直未曾续弦,家臣们多以中允之乱的前鉴,劝谏父亲纳娶妻妾诞下男丁,父亲也不在意,直到近年才续娶了兴子夫人……父亲,终究不再年轻了,古原崇光大人离开,对他的打击很大。”

开启战国乱世的“中允之乱”,起因便是将军死后无嗣,在以血缘宗法维系的封建王朝,主少国疑已然极度危险,更不用说国无储君。

“殿下对息子先夫人的深情,当真令人艳羡。”墨即瑶赞叹道,现实终究不同于故事,没有那么多生死相随和终身苦守,能做到十年生死两茫茫,已是极为难得,更何况还是幕府之主。

帝王无家事,纳娶生养也是必须的应尽之责。

郁子听了这话,竟流露黯然神色,她微微叹息一声,轻声道:“父亲对于母亲的喜爱,大约不及对兴子夫人十之一二吧……父亲待母亲极好,‘相敬如宾’一词恰如其分,可谁家丈夫对待妻子,会如对宾客一般呢?”

侍女们分立各处,一个个目观鼻鼻观心,仿佛都变成了木头人,只当自己什么也没有听见。

墨即瑶微微一愣,没想到随口闲语竟会让郁子触景生情,才知道将军三好元贞与已故御台所息子,可能并没有外界传闻中那样恩爱和睦。

短暂愕然之后,墨即瑶看向郁子,心中明白这位将军独女,或许并非如其所言般,对于年幼时已记忆不请。

“是我失言了。”郁子面露歉然,有些无奈地苦笑一声,“自从头部之后,虽然失忆很快恢复,但我除去有时失神外,时而也会不自禁失言,让墨小姐见笑了。”

墨即瑶对此倒是不甚在意,或者说她本就不是什么拘于礼法之人,只是笑道:“公主只是天性率真,不必苛责自己。”

郁子摇头,扶了扶额头,有些无奈道:“聊了一会,精力便开始不济,只能先回去休息了。”

“公主慢走。”

将郁子送走,墨即瑶也有些饿了,正要弄些饭菜,却又有侍女前来,说是殿下有请。

三好元贞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元宵节快乐~~

第103章

跟随引路的侍女一路来到中御,墨即瑶在正殿见到了神情略显凝重的三好元贞。

分主客落座之后,三好元贞没有过多寒暄,直入话题道:“岐江竹兵卫和高贺雄未两人的死态,墨小姐怎么看?”

墨即瑶若有所思,声音略显凝重:“触目惊心。”

“的确触目惊心。”三好元贞点头,对此也很认同,铜浇铁铸的冷峻面容眉头深缩,眼眸深邃沉凝,“岐江竹兵卫的居合,已在长年习练中炉火纯青几近完美,虽终究匠气难消,但也极为难得了。仅论刀速的迅捷利落,就算是老师见到了,定然也会为之侧目吧……”

三好元贞不禁感慨道,话语中不难看出剑豪将军对于老师古原崇光近乎迷信的推崇。

墨即瑶对此倒也颇为赞同,当世剑圣,古今第一,任何赞叹崇信放在古原崇光身上,都绝不为过。

微微停顿之后,三好元贞继续道:“但就是这样的竹兵卫,在摆好坐姿居合架势的情况下,死前仍未能将打刀出鞘,究竟什么样的敌人,才会让如此剑豪都不及反应?”

岐江竹兵卫这位外貌出众风姿潇洒的剑士,虽然在剑术上偏科严重,但即使仅凭那一手居合术,便已然无愧其剑豪之名。

“或许人外有人吧。”墨即瑶举眉,看向三好元贞。

“更惊人的还是高贺雄未的死态。”三好元贞说到这里,眉头却是锁的更深了,“被斩首者即使是普通人,也往往在头颅落地时尚存着模糊的意识,瞬息之后才彻底死去。人头眨眼常人听来惊悚邪异,其实经年的刽子手大都见惯。常人尚且如此,身躯与意志千锤百炼的剑豪,生命更是顽强坚韧,‘仁王立往生’从不只是传说。壮士折首犹挥剑,心意体魄千锤百炼的剑豪,纵然头颅坠地亦能以胸中余气斩下最后一刀……可高贺雄未并非如此,他死的太干脆利落了,被斩落的头颅上,自信满溢而出,没有一丝一毫来得及转变为惊愕亦或不甘。”

仁王即佛经中的金刚,所谓“仁王立往生”,便是如金刚力士一般,死后身躯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