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农场这边来新场长了。
新场长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请学校。
这倒是让宋知婉有些意外。
不仅是宋知婉意外,连宋安清他们都是意外的。
学校这个事情,宋知婉不是没想过,但是不好插手,因为学校是真的要花点钱的,现在南城还是得赚钱为主,有了钱什么事情都能办了。
可这个新场长好像一点都没有在意这些,不仅是拉来了批款,还开始大张旗鼓的搞起了学校。
下面的人对这个事情,都还挺兴奋的。
宋安清和这个新场长开过会,于是和宋知婉转达的时候,就把会议内容说了。
“现在我们农场的人数,已经有五六千人了,按照我们这边的产量上升的话,人估计会更多,现在因为西郊这边产量多的关系,所以国家批到这边的粮食也少了一点,既然要搞的话,就搞好一点,思想需要改造的不仅是这些劳改犯,下放犯人的孩子们,也不能是个文盲,所以建学校是很必要的。”
这一点,倒是挺对的。
五六千人算下来,拖家带口的,孩子就占了七八百个了,以后要是继续有人下放的话,这边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到时候这些孩子,又不是劳动力,要是不教学的话,往后难道还要做文盲?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成分不成分的另说,孩子的教育还是要跟上的。
这一点,宋知婉挺支持这个新场长的想法。
她道:“而且之后人越来越多,可地就在那,等到满足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之后,其他人就空出来了,这一批人就能够在学校里担任一些职位,对于有思想没被改造成功的犯人来说,也是不影响他们□□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