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评酒大会, 虽然很不成熟,却在酒业领域里,掀起了很大的成产热潮, 也让酒类在销售这方面的声誉有了很显著的提升。

打下了好的基础后,这一次作为第二届的评酒大会上,参与的酒品自然十分的多。

这都是在轻工业部的严格选拔下,推荐的选送样品, 几乎代表了接下来销售的酒类前景,等选好后,再由轻工业部和商业部,一起签封和报送关于产品的小传。1

南城酒水厂选送的样品,除了原先就有的产品下,还加送了药酒新产品。

徐厂长为这个新产品, 取了个名字——耀酒。

耀酒的生产情况, 其实时间非常的短暂,宋知婉有浅尝过,口感并不算是好, 事实上还会有些苦涩, 而且色泽浓黑, 到底能不能在这一次的评酒会上脱颖而出。

宋知婉是打问号的。

因为她隐约记得,这一届的评酒会有个漏洞, 对于酒类的评比, 特别是白酒类,是靠香型评比的。

而酱香型的白酒在这一方面,自然而然占了优势, 浓郁的香味很容易霸道的捕获众人的关注度, 而清香型的在这一届评酒会上, 就失了优势。

至于南城酒水厂出品的耀酒,在香型方面迟迟定不下来。

真的到了这一天的时候。

徐厂长也有些紧张了起来,“没想到有这么大的阵仗。”

上一届选的还是八大酒,不过一百种的酒类,而这一次竟然就有足足近两百种酒类来供选择了,这样的场面不可谓不壮观。

除此之外,这一次还有许多大佬参与进来,选评的还会有著名的酿酒工程师某老。

品评的方式,并没有按照香型直接区分,更不是按照原料之类的不同分别编组,而是直接打乱,开始混合编组。

由评酒会委员,按照酒的色香味,进行一个关于百分制的打分写评语,采取了密码编号,开始分组淘汰,一共有三期比赛,比赛时常是一个礼拜,最终则是按照得分结果开始进行推荐。2

这种选评过程,其实大家是没有资格去参加的,不过主办方在大礼堂里搭了台子,评酒日连开一周,在这期间,大家都可以在礼堂里推荐关于自己的产品,而各大报社,也会在这个时候慕名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