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洛瑶放下笔:“不然你以为我为何会叮嘱方节在饭后才将东西给他,以他的性子定是坐不住的, 才不管什么时候呢。”

徐桃接过笔, 正要落笔, 忽然瞄见旁边架子上搭着的大衣裳,顿住了:“你今日穿红色, 贴花黄不是很搭。”

付洛瑶也看了一眼衣裳:“我也在担心这个了。那, 不贴了吧。”说着她就要起身。

下一瞬, 她的肩膀被按住。徐桃拿起一盒胭脂:“交给我吧。”

一刻钟后,看着付洛瑶施施然走出屋门,徐桃伸了个懒腰,走回榻前刚躺下, 下意识摸了一把头发:昨日晚间虽然洗了头,但是今日晌午又做了饭, 会不会油啊?

如此想着, 她立刻起身,起身来到妆台前,对着铜镜照了照, 这才松了口气。她又重新回到榻前躺下, 眼睛倏地又睁开:崔清晔, 会不会也坐不住?她记得,上次他就在桥边等了不知道多久。徐桃忽然又坐了起来。

转出小巷,周围的声音突然变大了。虽然许多店铺没有开门,但是推着车挑着担的人们在道路两旁排成了两行,往来行人如织,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随着人流,徐桃往河边走去。出乎意料的是,往常人最多的河边,竟然清净了不少。看着结成冰的湖面,以及光秃秃的柳树,徐桃不由一笑:果然人少是有原因的,这个季节的河边没有什么看头啊。

人多有人多的热闹,人少有人少的好处。时辰还早,徐桃款款走来,享受难得的一刻清净。临近上回等候的地方时,徐桃下意识看向桥上。果然,桥头上立着的人,不是崔清晔是谁?

崔清晔本也不想这么早出门的,奈何陆玉珂在家里风风火火的,想要忽视都难。他走了之后,安静倒是安静了,可是太安静了,他忽然看不进书了,索性挑好衣裳便出来了。

走到桥边的时候,他隐隐惴惴的心忽然平静下来。刚在脑海里闪过两句诗,他视野里忽然出现了一个红色的身影。他本是下意识撇开眼,忽然觉得不对,定睛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