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桃斩了半只鸡,给他装好后,又将调好的蘸料放进仆从递过来的一个瓷瓶中。随即,她又接过他仆从递过来的碗,往里装了许多的豆芽、青笋丝、木耳丝、胡萝卜丝和豆腐皮丝,同样的将调料单独分装。最后她还盛了一大海碗的饭,冲他笑道:“这是大约三人的分量,若是不够的话,不然我再送郎君一些生的大偃月馄饨。煮熟之后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根据自己口味,调些姜醋之类的蘸着吃。”

王柏钧本来要推辞的话又咽了下去:“那便多谢徐娘子了。”

不过片刻工夫,王柏钧便领着提大包小包的人上了马车,扬长而去。谢菱这才松了口气:“这位王郎君也太有气场了,他在这里,我连话都不敢讲。”

付洛瑶笑道:“那林公昨日来的时候呢。”

谢菱一脸紧张:“我连大气都不敢出。”

付洛瑶一怔,笑着轻抚她的头:“你之前不是在玉食吗?玉食不是接待过许多达官贵人,那你怎么办?”

谢菱摸摸头:“三娘也知道的,以前只要有贵客,都是轮不到我们的,基本上都是师父们。啊不,就是大郎和三郎他们亲自接待。不过这回回来,我倒是没有见到什么贵人,只见到几个富商和胡人。据说上一次接待贵人,是大郎自己接待的,还是一位伯爷。”

伯爷!胡人!对了!徐桃忽然一下子捕捉到了之前脑海里闪过的念头,忙拉住付洛瑶:“你还记得我们在盼荷宴上夺魁时,长公主提到光禄寺时,是怎么说的吗?”

付洛瑶仔细回忆着:“我记得这事。那日之前的绣娘得到了去织染署观摩的机会,她好像本想效仿,但是有众多属国即将进京,光禄寺忙着接待所以分不开身。”

对,这就是问题所在。如果长公主没有想让徐桃她们去光禄寺观摩的意思,她完全可以不提这一茬,徐桃她们也不知道。但是她偏偏提了,还寻了个理由。这个理由,定不可能是她说服自己的,而是别人说服她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说服她的人,是谁?

可惜那日评分时,自己和付洛瑶都在隔壁房间,并不知道当时的情景。徐桃正在思索,忽然瞧见崔清晔与陆玉珂一并走过来。她双眼一亮:对了,那日评分的时候,她们两个不在场,但是有人在场啊,这两人不就是吗?

陆玉珂瞧见付洛瑶时双眸一亮,正要打招呼,却先被一个热情的女声抢了先:“崔郎君,陆郎君,今日比昨儿个早许多。”

对上徐桃那双笑语盈盈的眸子,陆玉珂只觉得一股说不出的感觉顺着脊椎往上窜,带起了一串颤栗。他下意识拉了一下崔清晔,低声道:“徐娘子今日这是怎么了?怎么笑得这么瘆人?”

崔清晔轻敲一下他的脑袋:“不许胡说。娘子的事,岂是我们能妄议的。”说着,他便往徐桃那边走去。

陆玉珂捂住被敲的部分,低声嘟哝道:“是是是,你不妄议,我看你再吃一年的干拌素面,也不知道徐娘子的芳名。崔兄也太正了,徐娘子真能受得了他吗?”

“陆郎君在嘀咕什么呢?”熟悉的女声在身侧响起。陆玉珂转头,只见付洛瑶拿着一只筲箕从他身边经过,他忙上前去握住筲箕两侧:“付娘子,我来帮你。上回你说那本书,我前儿个去寻了……”

崔清晔来到徐桃面前,对上她灿烂的笑容,被她灼灼的目光盯着,明明已经是傍晚了,他却仿佛还在蝉噪的正午。崔清晔右手握拳在唇边作势清了清嗓子:“徐娘子可是有什么事?”

徐桃忙笑着摆手:“是有一件小事,不过不急。今日有新口味的馄饨和大偃月馄饨,崔郎君可要试试?”

崔清晔目光扫过她面前那一板板白胖胖圆滚滚的馄饨和饺子,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这也是今日的上新吗?”

怎么这个梗还带回旋镖的?徐桃清了清嗓子,坦然迎上他的视线:“这倒不是上新,而是寻求帮忙的谢仪。”

崔清晔微微上扬的嘴角故意拉平:“既是有如此郑重的谢仪,那我得先问问这忙可是我能帮的。不然,恐怕辜负了这谢仪。”

“自然是能帮的。”徐桃微微一扬眉,“白菜还是酸菜?”

“酸菜吧。”崔清晔下意识回答。话一出口他立刻反应过来,忙想要去拦,徐桃手中的一板饺子已经少了一小半了。他只得收回手:“徐娘子要做什么事,但说无妨。”

徐桃加了一点儿水,左右看了看,这才低声道:“崔郎君,盼荷宴最后一日晚间评判吃食时,你可在场?”

崔清晔仔细回忆了一下:“我应是在的。当时长公主派人领我们去拿彩头时,是在商议完了厨艺比试结果之后。”